(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日本最近鼓搗出了一個新玩意,據稱可以在輻射條件下執行搜救任務。
據央視網報道,這項發明由日本理研先鋒研究中心(CPR)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國際團隊設計,它是一種遠程控制的半機械蟑螂系統。
該系統配備了一個微型無線控制模塊,可通過太陽能電池供電,盡管安裝有機械裝置,但超薄的電子設備和柔性材料可允許螳螂自由移動。
研究人員稱,他們一直努力地在制造半昆蟲、半機械裝置,以幫助檢查危險區域或監測環境,為成功將這些設備集成到表面積有限的蟑螂身上,研究團隊用身長約6厘米的馬達加斯加蟑螂進行了實驗。
他們用一個模仿蟑螂模型身體的特別設計的背包,將無線腿部控制模塊和鋰聚合物電池連接到這只昆蟲背上的胸部靠上位置,背包用彈性聚合物3D打印而成,與機器蟑螂的曲面完美契合,使得剛性電子設備可穩定地安裝在其胸部長達一個多月。
4微米厚的超薄太陽能電池板貼于蟑螂腹部,既能實現遠程充電續航,也不影響蟑螂的靈活性,由于半機械蟑螂擁有在輻射條件下存活的極強生命力,因此可在極端環境下作業,完成人力難以勝任的搜救工作。
研究人員稱,半機械昆蟲的設計范圍遠不止蟑螂,還適用于蟬、甲蟲等其他昆蟲。
本文來自: 快科技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