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欣宇
(資料圖)
通訊員 杜光宗 魏彤
從16-26歲擴寬接種年齡至9-45歲,九價HPV疫苗適用人群擴展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宮頸癌是全球女性第四大常見癌癥,是名副其實的“女性健康殺手”。“HPV陽性就是有宮頸癌?”“HPV疫苗接種后就安全了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放療科主任醫師李銘儀為您解鎖HPV感染和宮頸癌預防與治療中常見的三個誤區。
誤區一:檢測出HPV陽性就是宮頸癌?
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癥負擔數據指出,在中國癌癥新發病例數前十的癌癥中,宮頸癌排名第10,達到11萬,而且還呈現年輕化的趨勢,大多數宮頸癌是由HPV感染所致,HPV的全稱是人類乳頭狀瘤病毒,目前已分離出的HPV多達100多種。
那是不是感染了HPV就一定會得宮頸癌呢?
李銘儀指出,現實生活中,如果發現HPV感染不必過于擔心,高危型HPV的持續感染才是導致宮頸癌的主要原因。
“80%有性行為女性一生中隨時可能感染HPV,只要免疫功能正常,機體產生的免疫機制可清除HPV,因此絕大多數生殖道HPV感染是一過性(某一臨床癥狀或體征在短時間內出現一次)的且無臨床癥狀,約90%的HPV感染在2年內消退。只有少數整合到機體細胞DNA并復制,使細胞發生轉化,從癌前病變進一步發展為癌。由病毒感染引起宮頸癌,是一個逐漸發生的過程。
對于自身免疫功能正常的女性來說,從HPV持續感染、發展到高級別病變,再發展成為癌癥,往往需要數年時間。只要堅持定期檢查,發現病毒感染后密切追蹤,在癌前病變階段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完全可以避免發展到癌癥階段。”李銘儀說。
誤區二:接種HPV疫苗后就安全了嗎?
“大家看到HPV感染其實不用過于緊張,感染和癌癥并沒有必然的關系,即使部分感染,那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過程中采取有效治療,是可以避免發展到癌癥階段的。而且目前已經有了HPV疫苗,適齡女性有條件建議及時接種。”李銘儀介紹,HPV疫苗即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又叫宮頸癌疫苗。目前國內上市的有2價疫苗、4價疫苗和9價疫苗。
2價宮頸癌疫苗主要用于預防HPV16型和18型感染;4價宮頸癌疫苗主要用于預防HPV16型、18型、6型、11型感染;而9價HPV疫苗則用于預防HPV6型、11型、16型、18型、31型、33型、45型、52型和58型感染。
根據我國流行病學的研究報告表明,中國女性出現宮頸癌,有76.8%都和16型HPV病毒有關,7.8%與18型HPV病毒有關;這也意味著在我們國家,超過80%的宮頸癌病發,都是由這兩種病毒而引發的。所以對于已經錯過九價疫苗的女性而言,也不需要遺憾和緊張,注射二價或者四價HPV疫苗,對預防宮頸癌也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不過,李銘儀特別強調,接種HPV疫苗雖然是最有效的一級防治措施,但是接種完HPV疫苗并不意味著就萬事大吉了,它只是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并沒有治療效果,如果本身存在HPV感染,還是應該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而且HPV病毒的種類有很多,高達100多種,現如今上市的HPV疫苗并不能把這些病毒全部覆蓋,即使是最好的九價疫苗也只能預防9種類型。而且有些宮頸癌的出現和HPV感染沒有什么關系,如果是這種類型的宮頸癌,是沒有辦法通過注射HPV疫苗進行預防的。所以還是建議無論是否注射HPV疫苗,都要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定期做相應的檢查。
誤區三: 宮頸癌放射治療的效果不如手術?
李銘儀表示,目前,宮頸癌的根治手段有手術和放療兩種,這兩種治療手段分別適用于不同人群。一直以來,有很多患者本能的排斥放療手段,認為放療的效果不如手術,這是患者的一大認知誤區。
其實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放療手段發展迅速,目前已經取得了很大進步。比如宮頸癌中的鱗癌,這種癌細胞其實對放療手段十分敏感,放療可以使這種腫瘤減小甚至消失,是一種切實有效的根治手段。
另外,針對癌細胞出現局部擴散的患者,放療其實相比手術更有效一些。所以在具體的治療方案中,選擇放療還是手術,建議患者還是要聽取醫生的專業建議,相信科學,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案,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身體康復是非常有希望的。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圖片 | 羊城晚報資料圖
責編 | 陳亮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