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世界觀速訊丨科普 | 小金花為您講解二十四節氣之霜降

發布時間:2022-10-23 18:35:46 來源:新浪網 責任編輯:caobo

霜降今年已薄霜,菊花開亦及重陽。

四時氣正無愆伏,比屋年豐有蓋藏。

風色蕭蕭生麥隴,車聲碌碌滿魚塘。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老夫亦與人同樂,醉倒何妨臥道傍。

——宋·陸游《季秋已寒節令頗正喜而有賦》

霜降,

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

也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

一般于每年公歷10月23-24日交節,

今年的霜降是10月23日。

你知道什么是霜降,

霜降又有哪些氣候變化和物候現象嗎?

今天,

讓小金花帶你來了解一下!

一、節名含義

霜,是地面的水氣由于溫差變化遇到寒冷空氣凝結成。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氣溫驟降、晝夜溫差大。

二、氣象變化

“霜降”節氣特點是早晚天氣較冷、中午天氣較熱,晝夜溫差大,秋燥明顯。進入霜降節氣后,影響中國的冷空氣活動越來越頻繁。在江南、華南地區,氣溫起伏愈發明顯;在防城港,霜降時節受副高和冷高壓脊控制,晝夜溫差大,天氣干燥少雨,森林火險氣象等級偏高;而在西北、東北的部分地區,早已呈現出一派“寒風落葉”的初冬景象。

三、物候現象

元代文人吳澄編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將霜降三候分為:“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咸俯。”

一候豺乃祭獸:豺狼開始捕捉獵物,捕捉多了的食物吃不完堆在一起,看起來像祭獸一樣。

二候草木黃落:樹葉都已枯黃掉落。

三候蜇蟲咸俯:蜇蟲全在洞中不動不食,垂下頭來進入冬眠狀態中。

四、傳統習俗

1

賞菊

在氣象學上,一般把秋季出現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菊花霜”,因為此時正是菊花盛開,賞菊的好時節。古有“霜打菊花開”之說,所以登高山,賞菊花,也就成為了霜降這一節氣的雅事。南朝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上有記載。“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視為“候時之草”,成為生命力的象征。

2

吃柿子

在中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要吃紅柿子,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僅可以御寒保暖,還能補筋骨。泉州老人對于霜降吃柿子的說法是: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有些地方對于這個習俗的解釋是: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

3

吃鴨子

在閩南、臺灣地區,霜降這一天要進食補品,也就是北方常說的“貼秋膘”。閩南有句諺語,叫做“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充分表達出閩臺民間對霜降這一節氣的重視。每到霜降時節,閩臺地區的鴨子都會賣得非常火爆。

標簽: 草木黃落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