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天天滾動:防疫科普|被告知成了“密接”,應該怎么做?

發布時間:2022-12-04 13:56:35 來源:新浪網 責任編輯:caobo

近期,多地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貴州省疫情防控面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雙重壓力。生活中,居民應做好日常疫情防護,若接到防疫部門的涉疫風險排查、流調等電話時,該怎么做呢?


【資料圖】

一、接到上述電話時,謹記以下幾點:

(一)注意辨別電話號碼及來電人員身份,提防詐騙電話。

(二)配合做好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如實報告行程軌跡、居住地址、近期接觸人員。按照指引配合后續防疫措施。

(三)立即向屬地社區報備情況,告知工作單位,說明相關情況。

(四)做好個人防護,減少流動,避免造成疫情傳播風險。

二、當被甄別為“密接”時市民需要做好哪些措施?

(一)在外時,做好“三立即”:立即佩戴口罩。立即暫停一切社交活動(聚餐、聚會),離開人群密集場所。立即按照工作人員防疫指引做好轉運準備,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二)在家中,做好“三防護”:

1.自我隔離:選擇相對獨立、通風良好的房間進行自我隔離,避免與家人直接接觸;應全程佩戴口罩,有條件的建議使用醫用N95防護口罩;提前準備好集中隔離管理的生活必需品,等候社區安排轉運。

2. 保護家庭成員:家中的特殊群體,如老人、幼兒、孕婦、免疫力低下病患等,更要做好個人防護,正確佩戴口罩,勤洗手,雙手避免觸摸眼、口、鼻。家人不與待隔離人員共用任何可能導致間接接觸感染的物品,包括毛巾、水杯以及床上用品等。餐具經過清洗和消毒后才可以再次使用。家中如有空氣凈化器,可以長期使用。

3. 謝絕訪客:被甄別為密切接觸者后,應謝絕親朋好友來訪,避免因人員聚集而導致疫情擴散。

(三)集中隔離管理需提前準備的隨身物品清單。

1.身份證。

2.口罩、免洗手消毒液、消毒濕巾、創可貼、一次性手套等。

3.個人長期服用的藥物(如心腦血管、慢性呼吸系統或精神障礙等疾病相關藥物),應告知隔離點醫務人員,并攜帶診斷證明、就醫病歷、服藥醫囑單,遵醫囑服用藥物。

4.生活必需品,例如:洗漱用具(毛巾、牙刷、牙膏等)、衣物、水杯、紙巾、拖鞋等,女士可帶衛生用品等。

5.個人辦公物品,例如:手機、充電器、充電寶、筆記本電腦等。

6.其他,例如:帶上眼罩和耳塞可以提高睡眠質量;帶上無繩跳繩、彈力帶等有助于充實生活。

供稿/貴州省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

編輯/李萍?責編/楊青青 審核/王營 終審/李應手

標簽: 密切接觸者 診斷證明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