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環球動態:抖音《硬核知識局》節目上線,多位諾貝爾獎得主、中科院院士科普前沿知識

發布時間:2022-12-13 12:37:15 來源:新浪網 責任編輯:caobo

12月8日,《硬核知識局》科普節目在抖音上線,多位諾貝爾獎得主與中科院院士等科學家探討量子物理、分子生物、神經學、世界經濟等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回答網友關心的問題。


(資料圖)

受邀參與節目的科學家有:201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愛德華·莫索爾,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謝爾頓·格拉肖,全球知名思想家杰里米·里夫金,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文奇·拉馬克里希南,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安東·塞林格,中國科學院院士蘇國輝、王貽芳、潘建偉,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蘇曉東等。

我們有可能制造出完全自主的機器人嗎?為什么有人是“路癡”?“emo”了該怎么辦?愛德華·莫索爾和蘇國輝在首期節目《“定位”大腦,探尋路癡與emo背后的原因》中講解了大腦內部定位系統、治療海馬體損傷、神經調控技術等專業知識,并結合網友感興趣的話題,把原本多數人不常接觸的大腦神經學,用案例講述出來,拉近大眾和腦科學前沿知識的距離。

網友們紛紛在評論區留言:“我們的大腦真的好神奇。” “記住了,運動、陽光和枸杞有助于緩解emo。” “期待阿爾茨海默癥的研究早日取得突破。”

節目還請到了來自杭州西子實驗中學、曾經發明阿爾茨海默綜合征輔助頸環的學生陸原。他在線向愛德華·莫索爾請教,探討如何用科學對抗遺忘。

據悉,第一期節目由抖音和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聯合推出。論壇創設于2018年,是匯聚世界最多頂尖科學家的現象級年度科學盛會,是連接世界頂尖科學家的重要紐帶和促進國際科學界高端對話的重要平臺。

記者了解到,《硬核知識局》科普節目共有六期,每周四20:00更新,用戶在抖音搜索“硬核知識局”即可觀看。第一期節目在首播當晚觀看量達1900萬。接下來的幾期節目還將探討粒子物理、未來經濟的變與不變、核糖體競賽對人生的啟示以及量子糾纏等話題。

抖音相關負責人表示,科普節目重在兼顧嚴謹性和趣味性。《硬核知識局》希望把學者們的專業知識和大眾關心的日常問題結合起來,讓不同領域的 “硬核知識” 能夠借助抖音平臺和更多人見面,轉化為大眾容易接受和理解的信息。參與了節目錄制的蘇國輝院士認為,“抖音上有很多有趣的、優質的內容。” 他寄語抖音用戶,“成為科學家是一件很棒的事兒。”

近年來,越來越多院士、學者在抖音做科普,讓硬核的科學知識流行起來。今年10月,諾貝爾獎公布期間,清華、北大等多位學者為網友帶來全解讀。11月8日,著名數學家張益唐的學術報告直播在抖音收獲54萬人觀看。還有@復旦哲學、@人文清華、@北大歷史等賬號在抖音帶來公開課。

“未來,抖音還將聯合更多學者專家、科研機構,為用戶提供優質的知識內容,助力全民提升科學素養。”上述抖音負責人表示。

上游新聞記者 馬亮

編輯:黎磊

責編:楊昕華

審核:黃航彬

標簽: 阿爾茨海默 北京大學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