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世界微動態丨疫線科普丨ICU專家提醒伴有基礎病老年人群體如何防重癥

發布時間:2022-12-30 08:32:38 來源:新浪網 責任編輯:caobo

大象新聞記者 董彩紅 通訊員 吳靜

新冠病毒感染,大家最擔心的就是發展成重癥。如何提前預防,避免最壞結果?大象新聞記者連線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綜合ICU重癥醫學孫同文教授談新冠感染重癥防治。


(資料圖)

【1】老年人罹患新冠肺炎后是否需要入院治療呢?

孫同文:并非所有的老年人感染后都需要入院治療,發燒、輕微咳嗽是常見的呼吸道感染癥狀,大多數患者居家服藥、對癥治療即可明顯緩解,無需過分驚慌。老年人服用退燒藥物后體溫明顯下降,無明顯咳嗽、呼吸困難、胸悶氣短等缺氧癥狀,也可以繼續居家觀察。

【2】老年人伴有基礎疾病患者或腫瘤患者遇到新冠,哪些情況需要警惕?

孫同文:一些患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以及服用抗腫瘤藥物的腫瘤患者、服用糖皮質激素的結締組織病患者、或器官移植后服用免疫抑制藥的患者,出現高熱后發生重癥肺炎的風險相對較高,家人應高度警惕。

如果出現咳嗽加重、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3】老年人居家需注意什么?

孫同文:居家健康監測期間可以使用指脈血氧監測儀測量血氧飽和度,如果指脈氧小于93%,則提示可能有缺氧表現,此時應到醫院就診。

除此之外,罹患基礎疾病的老年人感染后出現并發癥的幾率相對較高,需要及時識別,盡早入院。

【4】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有哪些風險?

孫同文:老年人感染后出現惡心嘔吐、腹瀉、進食困難等情況容易導致內環境紊亂;糖尿病患者不能正常吃飯可能誘發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血糖控制不好,也可能并發糖尿病高滲性昏迷等,這些情況都需要引起重視。如果是冠心病患者,體溫升高容易誘發心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大家一定警惕。

【5】年輕人需警惕什么?

孫同文:即使是年輕人,也應該注意身體發出的高危預警信號。

一般來說,感染后發燒3~5天,體溫可以得到明顯控制,如果患者3~5天后依然有高燒,而且有明顯胸悶氣短、呼吸困難、高熱驚厥、四肢抽搐等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5】醫療機構如何做好急危重癥救治保障?

孫同文:為緩解當前的救治壓力,醫院應拓展重癥救治資源,擴充重癥收治床位,強化重癥救治隊伍,在做好急救設備物資儲備及醫護人力儲備外,統一調配曾在ICU實習輪轉過的臨床醫生或所學專業為急診醫學、重癥醫學、麻醉學的醫生,他們熟悉呼吸機使用,對他們合理安排支援ICU一線,加強ICU一線救治力量;護理方面,醫院從各個臨床科室中抽調一部分護理人員前來支援ICU,集全院之力全力保障急危重癥患者救治。

標簽: 呼吸困難 基礎疾病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