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年底,各種大小聚會接踵而至,而且總少不了喝點酒來調節氣氛。酒桌上,有些人喝了半天還是面不改色;也有人一杯下肚就臉通紅;還有人喝完則臉色煞白。
有流言說“喝酒臉紅的人不傷肝,喝酒臉白的人才傷肝”,那事實真的如此嗎?
專家指出,喝酒后的臉色并不表明肝臟對酒精的耐受度,但是可以通過它來判斷肝臟受到酒精損傷的程度。
(資料圖片)
1
酒精進入人體內的代謝過程
酒精被吸收的過程可能在口腔中就開始了,口腔黏膜首先會吸收微量;然后通過食管進入到胃中,酒在胃中短暫停留的一段時間內,胃部可吸收10-20%的酒精;接著酒精進入小腸,這里將是酒精進入肝腎肺之前的最后所在地,小腸將會吸收剩余的75-80%的酒精。
酒精吸收后會進入血液,通過血液,大部分進入肝臟,肝臟分解絕大部分酒精;小部分酒精由腸道、膀胱和呼吸排出體外。
而酒精在肝臟的分解代謝主要依靠兩種酶——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
酒精的分解代謝過程
第一步:酒精(主要是乙醇)在乙醇脫氫酶的作用下,被轉化為乙醛;
第二步:乙醛在乙醛脫氫酶2的作用下,被轉化為乙酸,最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2
酒后臉色不同的原因
臉色的不同主要與人體內存在的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數量有關。
1
喝酒臉紅——缺乏乙醛脫氫酶
對于喝酒臉紅的人,他們只擁有能快速分解乙醇地高效乙醇脫氫酶,而分解乙醛的乙醛脫氫酶活性卻很低,也就是說酒精分解的第二步就出現異常了。
乙醛長時間存留體內,不能很好的代謝,就會刺激血管擴張,導致臉色及身體其它部位的皮膚發紅,另外還可能出現心跳加快、惡心等醉酒癥狀。
注意:喝酒臉紅的人,說明肝臟受損較重,并不適合喝酒。江蘇省腫瘤研究所調查證明,喝酒易臉紅的人若長期酗酒,患肝癌、食道癌、結腸癌的風險遠遠高于正常人。
2
喝酒臉白——兩種酶都缺
一般來說,此類人群高活性的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都沒有,主要是靠肝臟里面的一種P450酶慢慢氧化,靠體液來稀釋酒精。而酒精長期停留,不能被代謝,容易降低心臟的收縮功能,引起末梢血管血流減少,使臉色變得蒼白。
如果一次性大量飲酒易引起昏迷,同時發生急性酒精中毒。
3
臉色無變化——兩種酶都充足
如果身體里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都較多,酒精會被完全代謝,代謝產物乙酸會隨著呼吸和小便,變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這類人群喝酒臉色不容易發生變化。
專家提醒:酒精代謝能力由自身先天因素決定,通過訓練不能增加酒量。但是能喝不代表對身體沒有損害,長期酗酒會加重肝臟負擔,容易導致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3
酒后五大忌
雖然知道喝酒傷身,但很多時候都無法避免,而喝酒后,有著五大忌,千萬別踩!
1
忌洗澡
酒后本身就會出現血壓不斷上涌的現象,這個時候千萬不能洗澡,冷水熱水都不行——熱水會讓血流得更加急促,加重醉態,再加上熱氣使得供氧不足,易昏厥;冷水洗澡非但不能醒酒,更會刺激血管收縮,導致血管破裂等現象。
2
忌吃藥
體內含有的大量酒精會與大多數藥品產生化學反應,加強藥物的毒副作用。尤其是一些神經和抗過敏類藥物,可能會造成生命危險。
3
忌喝濃茶、醋
喝酒后頭暈難受,于是不少人會借助濃茶、醋等解酒。但這些做法其實都錯的。
濃茶中的茶多酚雖然有一定的保肝作用,但濃茶中的茶堿會使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反而會加劇頭疼;
酒精對胃腸黏膜刺激本來就不小,如果還喝醋或吃酸性的食物,會增加胃炎、胃潰瘍等疾病的風險。
中醫解酒方
取綠豆50克、甘草10克,加適量紅糖煎服,可以醒酒。這個解酒方不僅可以加快酒精乙醇的氧化過程,還可以利尿排毒。
4
忌睡覺
酒精是靠肝消化的,立刻睡覺,人體的新陳代謝緩慢,對肝不利,容易得酒精肝。飲酒過量者,更不要任其自然入睡,很可能一睡不醒。這種情況下,家人要陪在身邊,每隔兩小時叫醒醉酒者,喂一點白開水或蜂蜜水,直到完全醒酒為止。
小貼士:不但醉酒后不宜睡覺,睡前也不宜喝酒。酒精雖能幫助入睡,但會使大腦處于異?;钴S狀態,導致頻繁醒來,而且酒精會使支撐下頜的肌肉松弛,可能導致呼吸道受阻,出現呼吸不暢、打呼嚕等現象,反而降低睡眠質量。
5
忌催吐
有些人喝完酒后,為了減小對肝臟的傷害,選擇催吐。但要知道,吐出來的不僅有酒,還有食物、胃黏液等,會增加食管炎、胃潰瘍等消化系統疾病。
轉自:中國食品藥品監管雜志 在此感謝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