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熱的概念”科普:對人類來說多熱才算“太熱”

發布時間:2023-07-09 05:59:40 來源:快科技 責任編輯:caobo


(資料圖)

7月8日消息,進入7月以來,各地陸續出現了高溫天氣。那么,人類可安全容忍的溫度極限是多少?英國一研究團隊稱,人類存在一個上限臨界溫度(UCT),可能在40℃—50℃之間。

研究發現,當人們暴露在40℃—50℃之間的環境中時,靜息代謝率可能會更高。在50℃和50%濕度下,人們的核心溫度平均上升1℃,新陳代謝率與基線相比增加了48%,心率上升了64%。這意味著,環境越熱,人的身體越要努力地工作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運轉。

專家表示,在高溫環境下,人體很難通過傳導、對流和輻射散熱,只能依賴大量出汗蒸發散熱,以調節和維持體溫的相對恒定。由于大量出汗加上機體處于應激狀態,可引起機體代謝及生理狀況發生適應性改變。

高溫環境下,大量出汗引起水和無機鹽的丟失,嚴重的可導致體內水與電解質的紊亂。溫度長期過高時,機體會處于高度熱應激狀態,體溫超過39℃,蓄熱過量,造成“中暑”。

另外,高溫環境對營養代謝的影響很大,從能量代謝看,越熱耗能愈多,體溫上升引起機體基礎代謝率增高,耗氧量加大,熱能消耗增加,在30℃~40℃的環境溫度中,每增加1℃,增加能量%。高溫也增加了蛋白質和氨基酸的消耗,失水和體溫增高會引起蛋白質分解代謝增加,出汗也引起氮的丟失,容易出現負氮平衡。

標簽:

上一篇:體積超6G!華為加速全球第三大手機系統更新:P50等升級嘗鮮鴻蒙4.0
下一篇:最后一頁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