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8日,在廣州科普大講壇疫情防控特別節目《守護心理健康 提高心理免疫力》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院長蘇國輝,微生物學家、華南應用微生物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郭俊,詼諧生動地向市民朋友科普了防疫相關知識,講解了防疫情緒宣泄疏導、心理減壓等,幫助市民朋友構筑起心理防護溫暖防線。本期疫情防控特別講壇,切實宣貫落實了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目標,為決戰決勝這場疫情防控硬仗注入了強大精神力量。
本期講壇由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廣州日報社主辦,廣州市科學技術普及中心、廣州市科普志愿者協會承辦,中廣科抖云播協辦,在科普中國、觸電新聞、粵聽、廣州日報、新花城、新快報、ZAKER廣州等新媒體平臺同步播出。
【居家隔離期間六種方式提高心理免疫力】
很多時候我們的不安和恐懼是來源于對事物的未知。郭俊教授認為,市民首先需要增強對新冠病毒的認知,從而排解因未知帶來的不良情緒。“新冠病毒感染人的方式是通過鼻腔粘膜和口腔黏膜,所以戴口罩、勤洗手是非常重要的。居家環境減少了接觸,其實是相對安全的,從這一點看,居家的市民可以更放心。”
市民在封閉環境如何提高心理免疫力呢?郭俊教授提出了六點建議。一是增加對新冠病毒的了解,樹立正確的認知。二是在家中安排有規律的生活方式。三是加強鍛煉,在家里進行必要的運動,例如模擬倒騎自行車、俯臥撐、做瑜伽等。四是加強人與人的交流,利用電子設備和親戚、朋友、同事等保持互動。五是安排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例如看電視、唱歌、朗誦等,調節生活狀態。六是利用封控時間學習知識,多看書,給自己充充電。
【運動、光療、枸杞三大解壓方式捍衛身心健康】
市民如何捍衛身心健康?蘇國輝院士用詼諧生動的語言,從運動、光療和枸杞食療三個方面深入淺出地進行講解和引導。
蘇國輝院士首先強調了運動的重要性,他提到“在我們運動的時候,肌肉會分泌出來很多不同的物質,如能夠促進大腦健康的神經營養因子、降低炎癥的抗炎癥因子、促進代謝的荷爾蒙”。世界衛生組織曾出具報告稱,運動量不足容易罹患慢性病,例如心血管疾病、代謝病、神經退化病和癌癥等。人體在運動的時候能夠調動肌肉分泌出三大類物質,即神經營養因子、抗炎癥因子和荷爾蒙。神經營養因子可以促進腦健康,抗炎癥因子幫助減輕炎癥,荷爾蒙能促進新陳代謝。這些物質可以統稱為運動因子,它們對身體健康都有促進作用。在家里鍛煉時,蘇國輝也會邊看電視邊運動,兼顧娛樂性、運動性和知識性。
在講解了光療的作用時,蘇國輝院士介紹,“在家里,市民可以走到陽臺或窗戶旁多曬曬太陽,這也是一種光療方式。”人的大腦里有很多不同的核團,它們各有功能。蘇國輝院士和暨南大學教授任超然曾帶領團隊對光療抗抑郁作用的神經環路新機制進行研究,并證實光療會影響控制抑郁程序的核團——外側韁核。人在抑郁的狀態下,外側韁核功能異常,還會引發炎癥,而光能夠幫助治療。
蘇國輝院士強調心理健康其實也能通過食物來干預,例如服用枸杞子能夠讓大腦里控制抑郁的核團的發電恢復正常,起到緩解抑郁情緒的功效。枸杞藥食同源的歷史悠久,已經有兩千多的歷史了。枸杞有著清肝明目的功效,而利用新型提取技術,從枸杞中提取5種枸杞多糖,提取出來的物質結構保存完整,活性很高,對改善抑郁很有幫助。蘇國輝院士建議,“食用枸杞能有效抗抑郁,有條件的話,大家可以考慮食用一些枸杞干果或枸杞糖肽產品增強免疫力。”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