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0日是我國第七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世代傳承的優秀傳統文化,是民族文化創新發展的源泉。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增強全社會非遺保護意識,營造傳承中華文明的濃厚氛圍,中國科技館特舉辦“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專場活動,并面向青少年征集非遺主題作品。廣大青少年積極響應活動,踴躍報名投稿,以繪畫、手工和剪紙等藝術形式表達了自己對非遺的理解,用他們的妙思巧創展示了非遺中的文化與科學之美。
(資料圖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化延續著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也需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從青少年的作品中,我們看到了保護非遺、傳承非遺的希望。愿非遺這叢奇葩在中華文明之園燦爛開放、茁壯生長。
《瓜州古船》
作者:張群茁
作者年齡:16歲
作者學校:衡卓精英高級中學
作品類型:手工
非遺項目:傳統木船制造技藝
《唐卡》
作者:王功櫟菡
作者年齡:8歲
作者學校:北京市豐臺區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云崗小學
作品類型:繪畫
非遺項目:藏族唐卡
《國寶萌蘭》
作者:王培驍
作者年齡:8歲
作者學校:江蘇省常州市鐘樓區第二實驗小學
作品類型:剪紙
非遺項目:剪紙(金壇刻紙)
《中國傳承》
作者:姚泳辰
作者年齡:10歲
作者學校:安徽省蕪湖市鏡湖區鏡湖小學
作品類型:繪畫
非遺項目:京劇、傳統中醫藥文化等
《四川印象》
作者:張瑞浵
作者年齡:11歲
作者學校:濟南高新區東城逸家小學
作品類型:繪畫
非遺項目:川劇
《漢代汲水工具》
作者:張培原
作者年齡:12歲
作者學校:中關村一小
作品類型:剪紙
非遺項目:剪紙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備案號: 京ICP備2022016840號-87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