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小米在印度的555億,可能真的要拿不回來了_焦點速遞

發布時間:2023-06-13 16:19:53 來源:大貓真探社 責任編輯:caobo

來源|大貓研究所&大貓真探社

前兩天,印度執法局(ED)向小米印度公司和匯豐、德意志和花旗等三家銀行下達了顯示原因的通知(SCN)事關小米在印度的555.127億盧比(約合48億人民幣)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事情還得回到2022年的1月份,印度的稅收情報部門就給了小米印度公司一個開年大禮包,說小米涉嫌用“特許使用費”的名義偷逃稅款然后直接開出了65.3億盧比(約合5.6億人民幣)的罰單

按說,舊賬也翻了,罰也罰了,這事兒也就該翻篇了,但到了4月份,印度的財政部下屬的執法機構,直接扣押了小米印度公司555.1億盧比的資產

為啥呢?

印度方面認為,小米印度公司向高通和北京小米支付的“特許使用費”,是以此為幌子,將外匯轉移出印度

小米是一直上訴,但是印度方面一直駁回。

這一次執法局下達的SCN,不僅是對小米,就連賬戶所在的銀行,都被通知到了,ED稱,銀行沒有進行盡職調查,也沒有從公司獲得任何基礎技術合作協議。

印度這是準備連窩端了,畢竟只要違法了,那么不僅能獲得對小米的扣押資金,還能從三家銀行那里獲得不菲的罰款。

雖然各種申請屢遭駁回,但是小米對于在印度的遭遇還是比較樂觀的,在今年的一季報中,小米提及了此次的風險,但是小米方面認為,小米印度公司有正當理由向印度有關部門做出回應,所以對此事也未做撥備。

不過,小米真的能樂觀起來嗎?

很難,未來這部分的撥備恐怕難免。

一方面是,這個官司,真的快達到了曠日持久的地步,印度的每一次通知,都是將罪名更進一步,當然最終的目的,就是將罪名坐實。

這一次的SCN,也是一份正式的法律文件,雖然根據印度方面的法律,小米及3家銀行可以對其列出的罪名進行反駁,但效果可能也有限,下一步,印度方面可能就真的要沒收這些資金了。

印度網友更是已經開始在社交媒體上指點江山,稱“ED干得漂亮”,還有人稱“印度人為什么要買這個手機”。

在印度,“宰外資”似乎已經是一個傳統,麥當勞、福特、IBM、浦項鋼鐵、可口可樂等世界著名公司,都被印度宰過,法國有一家烈酒公司,甚至跟印度的稅務官司,打了30年未解決。

而另一方面,很難說這里面沒有摻雜其他因素。

前幾年,中國公司也看中了印度龐大的市場,投資不老少,但是回報是啥呢?

中國的APP被禁,中國的企業被頻繁調查,突擊搜查辦公室什么的,都是小意思,罰款金額確實很大,但也趕不上人身安全問題重要,人身威脅這種手段,都能用上的。

就這兩年,就有超過500家的中資企業,被突襲檢查。原因可能有很多種,有關系不好的因素,也有宰大戶的心態

這事兒吧,更像是國際化一點的“你圖他的利潤,他圖你的本金”。

標簽:

上一篇:每日快訊!云南瀾滄縣:綠美鄉村描繪現代化邊境幸福村新畫卷
下一篇:最后一頁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