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冠肺炎在全球暴發,呼吸機成為很多國家緊缺的醫療設備。目前,我國呼吸機生產企業紛紛收到大量國際訂單。但業內人士表示,與其他醫療和防護用品不同,呼吸機難以在短期內迅速擴產。這其中的難點是什么?
缺缺缺……呼吸機成全球緊俏商品
“從早上到深夜,我每天都接到無數訂單電話,而且往往一開口就要1萬臺。”呼吸機生產商深圳安保科技公司總裁王雙衛說。
同樣感受到生產壓力的,還有位于深圳的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身穿車間工人的工裝,在生產一線擰螺絲、貼標簽、裝配件……本是邁瑞醫療(260.420,-2.08,-0.79%)總部研發人員的葉宗生,已經在車間一線干了一個多月。
“疫情期間工廠訂單急劇增加,總部的工作人員很多都來一線幫忙了。”邁瑞醫療制造系統總經理景軍剛說,深圳光明工廠去年常規時間段里有2000多人,目前已增至3800余人。
3月30日,工信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司長許科敏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據不完全統計,3月19日以來短短十天,在保障國內需求的同時,中國企業緊急向國外提供有創呼吸機1700多臺,達到了今年以來提供國內總量的一半。目前已簽訂單量約2萬臺,同時,每天還有大量的國際意向訂單在洽談。
景軍剛介紹,目前,公司涉及呼吸機的生產環節每天24小時運轉。在加強一線生產力量的同時,公司不斷優化生產工藝模式,推進現場信息化應用,利用工程技術提升產能。目前,公司呼吸機月產能近3000臺,為平時的3倍。“我們希望6月份可以達到4000臺。”他說。
據了解,美國、法國、德國、英國等多個國家均表示呼吸機短缺,全球對呼吸機的需求已經飆升至數十萬臺。
為解燃眉之急,不少國家開始把目光投向部分企業復工復產的中國。據悉,我國當前有創呼吸機生產企業20余家,其中8家取得了歐盟強制性CE認證。
核心技術和零件依賴國外,供應鏈脆弱
盡管手握大量國際訂單,但業內人士表示,呼吸機增容擴產并不容易。不容回避的事實是,由于產業起步晚,呼吸機核心技術和關鍵元器件仍掌握在國外廠商手中。因部分零部件來自目前疫情嚴重的歐洲和美國,物流受阻,供應鏈脆弱。
江蘇魚躍醫療(37.450,-0.55,-1.45%)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袁振說:“呼吸機生產門檻高,品控要求嚴格,預計訂單排隊情況將持續。”
標簽: 呼吸機制造供應鏈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