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伴隨著“防曬科普”的深入人心,大家對紫外線的危害和防曬的重要性都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防曬實則防的是紫外線,即電磁波譜中波長為200-400nm這一段。紫外線光根據波長和生物學作用的不同,又被分為長波、中波、短波。長波可以直接穿透衣物等遮擋物到達皮膚真皮層,刺激我們的皮膚;中波會使人裸露在外的皮膚紅腫、變黑和生斑。長波和中波都是造成我們皮膚過早光老化的重要因素。皮膚老化輕則皮膚粗糙、松弛、下垂,出現皺紋和不規則色斑、毛細血管擴張等癥狀,重則引發皮膚癌等疾病。
因此防曬不僅可以延緩皮膚衰老,同時還有預防皮膚癌的重要作用。對于如何科學防曬,人們也意識到防曬并不是炎熱夏季的一時之選,而是一年四季、戶外室內都要做到的工作。那么在琳瑯滿目的防曬物品中,我們要如何挑選到最合適的那幾款呢?
防曬霜是最為常見的防曬用品,作為和皮膚直接接觸的一類,選購防曬霜時務必要細心挑選。首先要了解防曬霜的指數,作為特殊用途化妝品,每一款防曬霜都會清楚地標明防曬系數SPF值和PA防護等級。一般情況下,SPF值和PA防護等級越高,防曬效果越好,但指數高的防曬產品會加重肌膚負擔,容易引起皮膚不良反應。因此這就需要我們因時因地,及時調整,如在海邊度假、夏日長時間戶外活動時,可以選SPF和PA均較高的產品,如SPF50、PA++++的防曬品。其他室內環境或者暴露陽光下的時間很短,SPF15、PA+的防曬品就可以了。一般在具體購買時,推薦防曬系數(SPF)≥30的廣譜防曬霜用于從事戶外工作、戶外運動或戶外娛樂活動的人群。廣譜防曬指既能遮斷太陽光線中的A波段(UVA,315-400nm),又能遮斷B波段(UVB,280-315nm)兩個區域的絕大部分紫外線。
其次要了解防曬的類型,按照防曬原理防曬霜可分為物理性防曬和化學性防曬兩種?;瘜W防曬劑含有人工合成劑,以吸收和過濾紫外線為主,再以熱能或無害的可見光效應釋放出去從而降低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物理防曬劑是因其中含有二氧化鈦或者氧化鋅,通過反射紫外線起到保護皮膚的作用。兩者各有千秋,物理性防曬產品需大量涂抹才能達到效果,因此膚感較為厚重、油膩,會泛白、堵塞毛孔?;瘜W性防曬產品輕薄不油膩,透氣清爽,但對皮膚有一定的刺激性。目前市面上80%的產品會同時添加這兩種防曬劑,以達到更好的防曬效果。
最后,一定要記住根據自己的膚質來選擇防曬。在購買防曬霜前可以買防曬霜前做一次準確的皮膚測試,依次對應適合的防曬類型,同時避開成分表中的過敏元素。油性肌膚應選擇滲透力較強的水性防曬用品;干性肌膚應選擇霜狀的防曬用品,且在使用防曬霜前要先做好基礎護膚;肌膚敏感人群應選擇物理性防曬霜。一般情況下,乳液狀、噴霧型的防曬霜適合各種膚質使用。
當然,防曬霜不是“一涂永逸”,研究顯示防曬霜必須足量、反復涂抹于所有受到日曬的皮膚部位。具體操作是在日曬前15-30分鐘涂防曬霜,讓皮膚表面能有效形成防護膜,而后每2個小時涂抹一次。但是,對于小于6個月的嬰兒來說,不建議使用防曬霜,因為嬰兒的皮膚屏障尚未發育成熟。假如日照強烈又沒有遮光物,可以小面積(如嬰兒的面部和手背)地涂抹少量的、SPF≥15的防曬霜。所選用的防曬霜需對皮膚和眼睛無刺激且致敏可能性低。
除了涂抹防曬霜,我們還可以直接通過物理遮擋的方式進行防曬,如長袖襯衫、遮陽傘等。在選擇這些防曬護具時,也有講究。紫外線防護系數(UPF)界定,即某種織物遮擋太陽UV輻射的有效程度就是需要關注的指數。防曬服要選擇紫外線防護指數(UPF)大于40、UVA透過率小于5%的。生活中,有防曬涂層的遮陽傘、大帽檐(帽檐邊寬至少7.5cm)的帽子、深色遮陽鏡都是非常好的防曬工具,建議隨身攜帶。同時,有研究顯示,顏色深的衣物比顏色淺的遮陽效果更好;織物密度越高,防曬效果越好。所以深色且織物密度高的衣物對抵抗紫外線很有用哦。
防曬是一件看似平常但很重要的事情,無論是購買防曬霜還是防曬物品,都需要選擇符合防曬需求的、適合自己以及紫外線強度的產品哦。
作者:程方潔
文字審核:柏雙玲
科學性審核:張玉紅,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
參考來源:新華網、人民網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