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

發布時間:2022-05-22 12:10:46 來源:中國科學技術館 責任編輯:caobo

周末的早上,爸爸在陽臺忙碌地照料花草,開開和心心在一旁幫忙澆水。此時,爸爸正將一片秋海棠的葉子插入新花盆的土里。

“爸爸,您在干嘛呢?”心心好奇地問道。

“爸爸在種新的秋海棠呢!”爸爸指著插好秋海棠葉子的新花盆說道,“你看,這種方式叫做扦插。”

看心心皺著小眉頭,爸爸繼續解釋道:“生物的繁殖可以是有性繁殖,也可以是無性繁殖。比如心心就是由爸爸的精子和媽媽的卵子結合,孕育而出的新生命,這就是有性繁殖。植物的有性繁殖就是開花、授粉、結果,再將種子種在土里等待新植株的長出。其中授粉就是雄蕊的精子和雌蕊的卵子結合的過程。而爸爸將秋海棠的葉子直接插入土壤中讓它生根,長成新的秋海棠,這種就叫做無性繁殖。”

“哦,我懂了。就是有性繁殖需要爸爸媽媽,而無性繁殖不需要!”開開聽出了其中的區別。

“正確!”爸爸大笑道,“有無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是判斷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的本質區別。也就是說有性生殖的新個體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而無性繁殖的新個體只由母體而來。”

“所以說無性繁殖就是將葉子插入土里?”心心還是不太明白地問道。

“無性繁殖有很多種,比如單細胞生物采用分裂繁殖,也就是一個生物直接分裂成兩個新個體的方法;再比如水螅,采用出芽繁殖,就是先在母體身上長出相似的芽體,芽體再長成獨立生活的個體;還有孢子繁殖,孢子呢,是藻類、真菌和一些低等植物的生殖細胞,它在適宜的環境下可直接發育成新個體;而營養繁殖是利用植物的根、莖、葉等進行繁殖的方法。此外,組織培養、克隆都屬于無性繁殖。”爸爸耐心地給孩子們講解無性繁殖的知識。

“爸爸,我看電影《火星救援》中的男主角在火星上用土豆塊種土豆,這是不是也是無性繁殖?”開開問道。

“是的。土豆的塊莖埋入土里可發芽生根,長出新的土豆。”爸爸點頭道,“分根、壓條、扦插、嫁接,就是我們對植物常用的營養繁殖方法。”

“哦?都是怎么做的呢?”心心問道。

“分根是直接將植物的根剪開,使其成為兩個植株,比如夾竹桃;壓條是將枝條壓入土中,等枝條長出根后再剪開,成為新的植株,桑樹就可以這樣繁殖。”爸爸解釋道,“而扦插是將植物上帶有芽的枝段剪下來,插入土中,隨后這些枝段就會生根發芽,比如葡萄、柳樹都是如此。”

“這不就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么!”開開想起了民間諺語。

“嗯,是的。”爸爸點頭,“像橘、桃等果樹,可以將它們的枝或芽接到另一植物的莖或根上,使他們成長為一種新植物,這就是嫁接。”

“可是這些植物明明可以自己完成有性繁殖,為什么還要對它們進行無性繁殖呢?”心心再次提出疑問。

“嗯,這是個好問題。”爸爸笑著摸了摸心心的頭,解釋道,“無性繁殖的時間周期短,這樣生產中需要大量使用的食材和原料才能得到良好的供給。此外,因為無性繁殖只來自母體,所以其后代會繼承親本的所有優良性狀,也就是和媽媽一模一樣,而有性繁殖的后代具有雙親的遺傳特性,也就是有像媽媽的地方,也有像爸爸的地方,存在更大的變異性。不過,有性繁殖的后代更能適應環境的變化,對生物的進化起到很大的作用。”

【知識卡】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

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是生物繁殖的方法,其本質區別在于有無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有性生殖是由精子和卵子結合,形成受精卵,從而孕育出新的個體。而無性繁殖則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

無性繁殖的方法很多,如: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營養生殖、組織培養和克隆等。分根、壓條、扦插、嫁接,就是常用的營養繁殖方法。

無性繁殖的速度要快于有性繁殖,后代具有親本的所有優良性狀。有性繁殖的后代則具有雙親的遺傳特性,存在更大的變異性。但有性繁殖的后代更能適應環境的變化,對生物的進化起到很大的作用。

標簽: 無性繁殖 有性繁殖 營養繁殖 兩性生殖 生物的進化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