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熟能生巧。但有時候,最好的練習并不在手上,而在你的頭腦中。一項研究表明,大腦會利用練習間隙的休息時間復習新技巧,這一機制可促進學習。研究發表在《細胞報告》(Cell Reports)期刊上。
“我們一生中學習的許多技巧都是單個動作的排列。”美國神經疾病與中風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NINDS)的萊昂納多·科恩(Leonardo Cohen)說道,“比如說彈奏一段鋼琴曲,你需要在非常精準的時間點以正確的順序按下各個琴鍵。”精湛的鋼琴技藝需要大量的練習和復習,但科恩說,還需要一定程度的休息。
“此前的研究表明,在練習中穿插休息有利于新技巧的學習。實際上,我們最近發現,幾乎所有的早期技巧學習都是在休息期間完成的,而不是實際的練習之中。”正是在間歇性的休息時期,大腦開始將單個動作“無縫銜接”成一個整體。
那么問題來了:大腦是如何運作的?為了找到答案,科恩和同事使用了一種名為“腦磁圖”(MEG)的成像技術。
圖片來源:pixabay“MEG的獨特優勢在于,它能讓我們觀測整個大腦的神經活動,分辨率達到毫秒級,對調查快速且廣泛的大腦動力學尤為重要。”科恩在NINDS的同事伊桑·布赫(Ethan Buch)說。
科恩和布赫的團隊招募了30名受試者坐在MEG掃描儀內,要求他們盡可能快速準確地在鍵盤上敲出數字序列“41324”。受試者會敲上10秒,然后休息10秒,循環往復;與此同時,研究人員對他們的神經活動進行了監測。
“我們發現了相當有趣的現象:實際上在休息期間,大腦內一遍又一遍快速地回放著練習活動模式。”手指需要一秒鐘打出的數字序列,大腦可能只需要50毫秒就能回放一遍。“20倍速的效率令人震驚。”
最活躍的腦區是那些涉及運動控制和序列表征的區域,而大腦越是經常性重復序列,受試者的進步就越快。
圖片來源:pixabay“受試者剛開始學習技巧時,在10秒的練習時間內能輸入5~6遍數字序列;但休息時,大腦回放的輸入序列次數達到了25遍,在相同時間段內數量變成了5倍。”
這迅雷般的神經復演有效強化了學習和記憶效果。“就好像大腦將這些休息時間積極地利用起來,放大練習效果、快速鞏固技巧記憶。而這實際上應該就是我們一直在尋找的技巧結合機制。”
所以,下次你坐下來練琴的時候,不如讓自己休息一下甚至多休息幾下。你的大腦,你的聽眾,會感謝你的。
翻譯:阿金
審校:王昱
引進來源:科學美國人
本文來自:中國數字科技館
標簽: 單個動作 休息時間 那么問題來了 研究人員 循環往復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