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世界時訊:悲傷對人類也有積極意義

發布時間:2022-08-30 15:39:07 來源:中國科學技術館 責任編輯:caobo

在如今這個崇尚快樂的社會里,悲傷真的十惡不赦嗎?我們應該將它驅逐出我們的情感世界嗎?

悲傷具有進化意義


(資料圖)

如果把“喜、怒、哀、樂、悲”視為人生五味的話,“悲”也算是其中的一例調味劑。盡管品嘗起來有點苦澀,但終歸是在給生活加料。如果我們無法抗拒它時,不妨試著接受它。而且,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悲傷并非一無是處。

美國紐約大學的研究人員維克菲爾德從進化角度為悲傷正名,他認為悲傷具有進化意義。如果我們喪失了悲傷,我們可能會被社會這個大環境踢出局。在他看來,自然選擇具有一種強大的力量,任何經過自然選擇的東西一定具有某種進化優勢,否則我們沒有理由去負擔它。

悲傷就是這樣,經歷了自然選擇的洗禮,悲傷這例調味劑把根扎在我們的情感世界中,它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而對于人們對悲傷十惡不赦的誤解,維克菲爾德則認為是因為人們被悲傷的表象所迷惑。

但是,如果真要拿出確鑿證據,深入悲傷的內在,探究悲傷情緒對于人類的重要性,不免有些難度。不過,研究人員還是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證明悲傷具有進化意義。比如,一些靈長類動物同樣會流露出悲傷。從戰略角度分析,這不失為一種好的自我保護策略。

兩只猿猴爭奪在群體中的地位,戰敗的那只猿猴如果不沮喪,依舊趾高氣揚,則可能被視為在向勝利者發起新一輪的挑戰。而這個信號導致的結局將是慘痛的,經過再度廝殺,戰敗者可能因此而喪命。

幫助吸取教訓

此外,悲傷情緒還具有深層作用,它可以幫助我們從錯誤中吸取教訓。當你面臨挫折時,你的心情沮喪,無法集中精力。與此同時,你在思考這個挫折為什么發生,這個挫折該怎樣解決。這也許正是悲傷想要傳達的信息:你需要停下來,思考一下。

另外,悲傷讓我們情緒低落,而這種滋味又不好受,我們自然而然地在心里設了一道防線。為了不再經歷這種不好受的滋味,在接下來的經歷中,我們或許會有所改變,及時調整自我。

尤其是當我們身處這個壓力大的社會,悲傷或許可能將我們從壓力中釋放出來。英國卡迪夫大學的精神病學家保羅·基德維爾認為,如果我們不花時間反思自我,我們將無法擺脫壓力的煎熬,直到患上抑郁癥,直到耗盡精力,甚至死亡。而悲傷可以看作一種與人交流的方式,我們通過悲傷情緒告訴周圍的人,我們需要幫助。

激發創造力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悲傷可能激發人們的創造力。有關偉大的藝術家、作家和音樂家飽受抑郁癥和躁狂癥折磨的故事多有傳聞。雖然很難找到公認的天才開展細致的論證研究,但是一些在普通人中爆發創造力的案例也不容忽視。

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適當悲傷的人在一些需要創造力的工作中表現得更為出色,尤其是在他們收到負面反饋意見、加重低落情緒后,更是如此。這些負面的反饋意見似乎在提醒人們反思不愉快的經歷,激發潛在的創造力。當然,它也有可能促使有抑郁傾向的人們更加努力地工作,避免將來情緒再次低落。

除了總結悲傷的潛在優秀品質外,研究人員還開始搜羅“過多快樂”的負面影響。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如果將快樂指數的滿分設定為10分,那些快樂指數達到8分的人要比達到9分或10分的人,收入更高,受教育程度也更高。而獲得9分或10分的人似乎更善于處理人際關系。

這一結論表明,越快樂的人越看重人際關系,而不是權力和事業。但是,這也意味著那些“過于快樂”的人滿足于現狀,他們不愿意改變,雖然這種改變可能會讓他們的生活品質更上一層樓。如果快樂是讓人自我滿足的話,悲傷則會讓人對現狀不滿,而這種不滿可以賜予我們改變的激情。

生活中原本就有得有失,我們也因此有快樂有悲傷。如果把悲傷視為調味生活的調料,如果把悲傷視為希望他人幫助的信號,如果把悲傷視為促使你反思錯誤的動力,如果把悲傷視為激發你創造力的源泉,或許你就不會因為悲傷而悲傷。當你的悲傷處于你的控制之內,你可以好好享受悲傷。

本文來自《科學畫報》

標簽: 研究人員 自然選擇 十惡不赦 人際關系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