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歲末年初話創新② | 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北京外資研發中心政策釋放紅利

發布時間:2023-02-14 09:46:23 來源:北京市科委 責任編輯:caobo


(相關資料圖)

外資研發機構是中國研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培養輸出高水平研發創新人才、帶動優化產業鏈創新鏈、提升創新能力作出了重要貢獻。近年來,作為外資研發機構進入中國的首選地之一,北京集聚了一批國際知名科技企業設立的研發機構,行業分布主要集中在生命科學與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與節能等領域。

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先后推出對外交流與創新能力開放合作的規劃、政策和措施,大力加強國際技術合作,在引進外資研發機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2年3月,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與市商務局牽頭,聯合19個部門共同印發了《北京市關于支持外資研發中心設立和發展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從人才服務、科研激勵、知識產權、營商環境、屬地保障五大方面提出了20條措施,加快促進外資研發機構在京聚集發展、擴產壯大。

各方聚力 釋放外資研發政策紅利

針對外資研發機構發展過程中的難點痛點,北京市不斷釋放政策紅利,加強政策宣講,推進營商環境改善,促進外資研發機構在京發展。

為了進一步對外資研發機構釋放更明確、更開放的政策信號,《規定》從人才服務、科研激勵、知識產權、營商環境、屬地保障五大方面提出了20條措施,傳遞出北京擴大開放創新、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的決心,引起在京外資研發機構的積極響應。

瞄準痛點 外資研發政策精準發力

實施外資研發激勵計劃,對在北京新設和加大研發投入的外資研發中心予以激勵,明確根據外資研發中心的類型和投入,分別給予“不超過研發投入2%和1000萬元”及“不超過平臺投入5%和500萬元”的資金支持,促進外資研發中心開展研發活動。

支持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鼓勵有較強研發實力和平臺效應的外資研發中心按照高精尖原則,申請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利用自身品牌增強對創新人才的吸引,打造形成創新人才蓄水池。

在優化流程服務上切實提供便利化,明確將外資研發中心登記注冊、人才保障、稅收等相關政務服務事項統一進駐市級政務服務中心,通過場景化服務,實行“一窗”受理模式,切實減輕外資研發中心在北京發展過程中的程序負擔。

高效務實 外資研發政策落地實施

2022年6月,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啟動的首批“外資研發激勵計劃”先后支持諾和諾德、空客、日立等6家外企擴大研發投入。截至目前,已認定英特爾、阿斯利康、日立、ABB傳動等29家外資企業為北京市首批外資研發中心,近七成集中在信息技術、醫藥健康、人工智能等高精尖產業領域,2021年度總研發投入超20億元。

標簽: 研發中心 對外開放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