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環球快資訊丨江西日報頭版頭條|鷹潭闖關奪隘破解城鄉融合難題

發布時間:2023-02-13 10:12:39 來源:江西日報-江西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caobo

地從哪里來 資從哪里融 業從哪里興

鷹潭闖關奪隘破解城鄉融合難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江西新聞客戶端鷹潭訊(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祝學慶通訊員張俊娟)自主搭建全國首個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入市管理系統,建成全國首個全部使用集體土地的入市產業園;深化完善農村產權抵押擔保權能試點“1+3+4”制度體系,2022年授信額超過前5年的總和;探索“農戶+村集體+新型經營主體”多主體利益聯結機制,全市4000余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吸納15.4萬農民就業……自2019年被批復為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以來,鷹潭市以闖關奪隘勇突破的改革思維持續攻堅試點任務,瞄準“地從哪里來、資從哪里融、業從哪里興”等改革重點難點堵點,通過盤活集體土地入市通道、激活農村產權抵押權能、育活農民增收多元主體等一系列務實舉措,充分釋放農村發展活力,推動城鄉融合改革走深走實,成為全國11個試驗區中唯一被國家發改委推介經驗做法的設區市。

盤活入市通道,解決“地從哪里來”的問題。鷹潭搶抓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先行先試機遇,自主搭建全國首個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入市管理系統,涵蓋土地儲備、異地調整、入市審批、網上交易、線上簽約、用地監管等入市“全業務鏈條”,填補了集體建設用地管理平臺缺失的空白。探索就地、異地兩種入市途徑,結合農村宅改釋放的土地資源,建成全國首個全部使用集體土地的錦江入市產業園。同時,制定入市管理、入市交易、收益分配等6項基礎制度,建立完善入市項目報建、異地入市復墾管理、復合用地供應“三項程序”,打通了城鄉土地“同等上市、同地同權”制度通道。目前,全市實現土地入市鄉鎮全覆蓋,完成集體土地入市83宗,面積1136.82畝,成交額1.278億元。

激活抵押權能,解決“資從哪里融”的問題。鷹潭深化完善農村產權抵押擔保權能試點,聚焦價值評估、授信模式、風險分擔三個核心問題,建立“1+3+4”制度體系,充分激活農村各類產權抵押擔保權能。推動建立農村產權價值評估體系,制訂價值評估綜合性管理辦法和操作指南,貴溪市、余江區分別建立農村產權交易平臺。村集體層面,推動農發行鷹潭分行對農村集體產權整體打包、整體評估、整體抵押;經營主體層面,推動市工控融資擔保公司創設農村產權擔保類專項產品;農戶層面,“一戶一策”精準設計授信方案。同時,積極推進農村產權抵押納入全省財農信貸通,建立省市縣金融機構四方共擔的風險分擔機制。去年以來,全市累計發放農村產權抵押貸款1.4萬戶,累計授信60億元,貸款余額36.7億元,超過前5年的總和。

育活增收主體,解決“業從哪里興”的問題。鷹潭著力深化農民持續增收機制改革,探索“農戶+村集體+新型經營主體”多主體利益聯結機制,打造“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農民持續增收”綜合示范點,推動“三變”與村集體合作社、土地入市、宅改“兩閑”盤活、村民入股等靈活結合,形成羅河多功能復合用地供應、黃莊“九村聯建”等典型案例。建立農村一二三產業聯動發展機制,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積極培育投資入股型、興辦實體型、服務創收型、出租發包型集體經濟,持續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同時,大力實施農民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選聘合作社輔導員,認定首批農村創新創業拔尖人才等。2022年,全市行政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平均達25.69萬元,農村居民“四項收入”年均增長率均在6%以上。

版面編輯:楊學文 張晨 張海光

圖片制作:魏薇

編輯:汪凱凡

復審:查婧雨

審簽:邱虎

標簽: 建設用地 抵押擔保 制度體系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