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注意!“杜蘇芮”北上,京津冀將迎來特大暴雨

發布時間:2023-07-29 22:01:45 來源:中國科普網 責任編輯:caobo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科普時報記者 胡利娟

受今年第5號臺風“杜蘇芮”殘余環流北上影響,我國東部地區將有大范圍強降雨。中央氣象臺預計,7月29日至8月2日,福建、浙江、江西東北部、安徽、江蘇北部、河南東部和北部、山東、河北、山西東部、北京、天津、遼寧、內蒙古中東部偏南地區自南向北先后將出現大到暴雨天氣,其中,河南北部、山東西北部、山西東部、河北、北京、天津等地部分地區有大暴雨,河北中南部、北京南部等地局地有特大暴雨。

為何“杜蘇芮”在登陸后還能長途跋涉,在千余公里之外引發極端強降水?“在大氣環流形勢和地形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杜蘇芮’殘余環流得以深入我國北方數日,在遙遠的華北地區繼續制造極端暴雨。”7月29日,中國氣象局舉行的華北強降雨線上媒體通氣會上,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方翀解釋,實際上,臺風向哪里移動并不是“隨心所欲”,其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大名鼎鼎的副熱帶高壓(以下簡稱“副高”)。“杜蘇芮”登陸時,位于其東側的副高呈現出一種接近“方形”的形態,于是在副高西側南風氣流的引導下,“杜蘇芮”殘余環流又一路北上,繼續播灑降水。

京津冀地區極端強降水成因示意圖。中國氣象局供圖

針對此次華北暴雨雨量大、時間長,有哪些因素共同導致?方翀介紹說,一方面,隨著其不斷向北移動,大氣環流的形勢也將發生變化,副高與西部的另一個高壓脊互相連通,形成一個“高壓壩”,橫亙在“杜蘇芮”殘余環流的北方。而受陸地摩擦影響已經“元氣大傷”的“杜蘇芮”,無力沖破前方高壓的阻攔,只得在華北地區放慢腳步。

另一方面,在“杜蘇芮”殘余環流及其東北側副高之間形成一條急流,可以將水汽源源不斷地從海上輸送到華北地區,為持續的降水提供充足的“原材料”。而急流遇到太行山、燕山等地形時被迫抬升,這有利于水汽凝結成雨,進一步為強降水助一臂之力。

“長的持續時間、充沛的水汽輸送,加上地形的增幅,從而造成此次京津冀地區極端降水。”方翀稱,此次降水量將會非常大,京津冀部分地區累計降水量會達到200到450毫米,局地會達到650毫米以上。

由于目前正值暑期旅游高峰期,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服務首席專家王秀榮特別提醒,這次暴雨天氣過程強致災風險高,從7月29日到8月1日,河北大部、北京大部,以及天津、山西、山東,還有內蒙古東部偏南等地部分地區,相繼會出現旅游高風險等級或者極高風險等級。8月1日到4日左右,遼寧、吉林部分地區也會相繼出現旅游高風險,所以,公眾要盡量避免或減少在這些地方外出,更要避免到涉山涉水的地方游玩。

另外,還要盡量避免在洪澇區域停留,或者是停車。如果遇到居家進水,在確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及時做好排水堵漏等措施。

標簽:

上一篇:詹天佑紀念館:重現近代筑路強國歷史畫卷
下一篇:最后一頁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