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哥舒翰:曾多次大敗吐蕃的唐朝名將,最后卻投降叛軍!

發布時間:2023-07-29 18:12:00 來源:情懷歷史號 責任編輯:caobo

《長安三萬里》通過高適的視角,以更加廣闊的視野展示了唐朝的歷史風貌。電影中涉及的詩歌作品和歷史事件,都將觀眾帶回了那個輝煌的時代。其中,李白、杜甫、王維等人的生活與創作,無疑成為電影最吸引人的部分。他們的詩歌、他們的故事、他們的情感,都在電影中得到了生動的展現。

不過,電影畢竟和歷史存在一定的差異,甚至南轅北轍。在《長安三萬里》中,哥舒翰面對叛軍時寧死不降,令人動容。不過,在歷史上,哥舒翰卻沒能守住這樣的氣節。當然,作為唐朝名將,哥舒翰多次擊敗吐蕃的功勞也是不能抹殺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具體來說,哥舒翰(?—757年),復姓哥舒,安西龜茲人。哥舒翰家財產豐盈,他倜儻俠義,愛好承諾,縱意飲酒。四十歲時,父親去世,他在京師客居三年,被長安尉輕視怠慢,哥舒翰感慨之后發憤改變志向,到河西從軍,開始在節度使王倕手下做事。對此,在筆者看來,哥舒翰能夠重用五十歲的高適,應該因為他自己也是大器晚成。

天寶元年(742年),王倕攻取了新城(今青海門源),交給哥舒翰治理,哥舒翰經營有方,三軍無不為之震懾。雖然是四十多歲才從軍,不過,哥舒翰卻是一位天生的將軍,這促使其在后來屢立戰功。

天寶五載(746年),吐蕃入侵邊境,哥舒翰在苦拔海抵御,對方三支步兵從高處蜂擁而下,哥舒翰手持半段槍攻擊其前鋒,所向披靡,敵方三支步兵全敗,由此而出名。天寶七載(748年),哥舒翰在青海湖邊建造神威軍城,結果吐蕃攻占了此城。隨后,哥舒翰又在青海湖中的龍駒島上建造應龍城,吐蕃因此不敢靠近青海湖。

天寶十一載(752年),唐玄宗李隆基加封哥舒翰開府儀同三司。天寶十二載(753年),哥舒翰晉升為涼國公,給實封三百戶,加封河西節度使。 [23]同年七月,他攻下了吐蕃洪濟、大莫門等城,占領了黃河九曲,在這地區設置了洮陽郡,成立了神策、宛秀兩個軍。值得注意的是,哥舒翰一手設立的神策軍,后來成為唐朝的禁軍,在唐朝中后期的歷史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天寶十四載(755年)二月, 因喜愛飲酒,縱情聲色不加節制。哥舒翰在行至土門軍洗澡時突然中風,昏迷很久才蘇醒過來,身體不能行動。于是,哥舒翰離開前線,回到都城長安養病。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哥舒翰不會再次登上戰場。但是,安史之亂的爆發,直接改變了哥舒翰的命運,

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一月,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謀反,鑒于封常清、高仙芝戰敗。唐玄宗就召見哥舒翰,任命為太子先鋒兵馬元帥。天寶十五載(756年),哥舒翰升任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安祿山派兒子安慶緒進攻潼關,哥舒翰把他打跑了。畢竟是久經沙場的老將,哥舒翰一開始還是能輕松應對安史叛軍的。

不過,唐玄宗卻聽信讒言,下詔命哥舒翰進兵討伐叛軍,這種放棄潼關等地利的做法,無疑是十分錯誤的。一開始,哥舒翰是拒絕主動出擊的。但唐玄宗聽了楊國忠的話,派使者催促哥舒翰出兵,一個使者接著一個。哥舒翰被逼得沒有辦法,就率軍出城了。

開戰后,唐軍中了叛軍的埋伏,很快就陷入了被動。叛軍用柴草塞住道路,順風放火燒車,烈焰沖天,黑煙滿天,唐軍士兵不能互相辨別,自相砍殺,死傷累累。戰敗后,哥舒翰率幾百名騎兵渡過黃河回到軍營,清點人數,二十萬大軍僅剩下八千人?;氐戒蚝螅缡婧舱屑⑹勘賮硎匦l潼關。

結果,哥舒翰被部下抓了起來,一起向叛軍投降。在安祿山的勸說下,哥舒翰寫信招降眾將,眾將都譴責他不肯守節而死。安祿山知道招降不能成功,就把他關押了起來。因此,在正史上,哥舒翰可謂是晚節不保。

此外,至德二載(757年),唐軍收復了洛陽,安慶緒帶著哥舒翰渡過黃河,到戰敗后,便將沒有利用價值的哥舒翰殺害??紤]到哥舒翰之前的戰功,朝廷后來追贈他太尉,謚號為武愍。

標簽:

上一篇:福建全力做好搶險救援 提供群眾生活物資保障
下一篇:最后一頁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