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8月24日,在日本東北太平洋沿岸,東京電力公司開啟了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的正式排海。此后的數十年間,福島核電站產生的污染水將持續排入大海。值得注意的是,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染水和一般核電站排放的工業廢水有所不同。
核廢水可循環利用
水是核電站機組能量傳遞與轉換的重要載體,核電廠生產全過程都離不開水。核電站的發電原理簡單來說就是“燒水”,通過利用核燃料裂變反應產生的能量加熱冷卻劑,然后通過能量交換用產生的蒸汽來推動汽輪機,從而帶動發電機工作來產生電能。
在核電站的生產運行過程中,水作為機組的“血液”,其品質對降低系統和設備的腐蝕、延長機組壽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壓水堆核電機組的一回路中,水主要作為冷卻劑和慢化劑,是核電機組安全穩定運行的保障,需要加入各種化學試劑調整指標,使其滿足生產要求;在二回路中,給水作為蒸汽的來源,會適當加入一些化學試劑,以減少對設備及管道的腐蝕;在三回路中,水主要作為最終熱阱對換熱設備進行冷卻,這個回路中的介質是海水,因為不直接參與機組運行,因此對水質的要求相對較低,一般除了簡單過濾無須特別處理。
在機組設備中,絕大部分水都是重復使用的,它們將在發電的過程中度過自己的一生。當少量的水指標不再滿足要求時,就會從設備中排出成為廢水進而來到在核電站“旅程”的終點。核電站對廠區產生的廢水遵循分類收集和處理回用的原則,對于機組產生的生產廢水,經過收集處理后大部分還可以繼續回收利用;對于無法利用的少量生產廢水經過各種處理凈化后,在滿足《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一級標準后,即放射性廢液總排放口最高允許排放濃度總α不大于1貝克勒爾(即Bq/L,為放射性活度單位)、總β不大于10貝克勒爾才允許排放。為了充分降低水資源的浪費,在實際工作中,電站產生的生活污水由廠區污水站進行全部收集處理后,作為廠區的綠化用水進行回收使用。
核污染水源自核燃料殘渣
在核設施正常運行或是退役時產生的核廢水,大部分都是非放射性或低放射性的,真正要做放射性廢水處置的只是一小部分。低水平放射性廢水經過過濾、蒸發、離子交換等凈化方法處理后,經檢測符合規定值后稀釋排放;而中、低水平放射性廢水,經過凈化、濃縮后,采用水泥、塑料、環氧樹脂等固化在金屬桶內,和固體廢物一起處理。
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研究員天野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核污染水追根溯源是來自核燃料殘渣,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后核燃料熔毀,產生了核燃料殘渣,燃料殘渣中含有的多種核素與地下水及雨水接觸后就形成了核污染水,這與一般核電站的廢水是根本不同的。
日本將核污染水排海后,公眾紛紛以不同方式對海洋環境和水產品安全表達擔憂。那么,核污染水將對海洋生態系統帶來多大的危害呢?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教授王悠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目前已經報道的核污水含有60多種放射性物質,毒性來源有雙重屬性,即放射性和重金屬屬性。這兩種屬性都可以對海洋生態系統產生危害,比方說產生DNA損傷。核素進入到生態系統當中,會通過食物鏈層層傳遞,影響人類健康。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備案號: 京ICP備2022016840號-87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