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齡大腦:保持大腦敏銳年輕的新科學》,[美]桑賈伊·古普塔著,岱岡譯,邱建偉 宋劍勇審校,中信出版集團2022年4月出版。
(資料圖)
俞敏洪為防老年癡呆學數學的話題最近上了熱搜。
在4月10日和樊登的直播聊天中他提到,自己現在連一元二次方程都不會,數學思維太差,希望能通過學數學,減少自己老年癡呆癥的發病可能性。
俞敏洪母親在85歲時罹患阿爾茨海默病,他因此在多次訪談中表達了對自身腦健康的擔憂。
俞敏洪試圖摒棄無聊社交來讓生命集中到更有意義的事情上,這或許是好的人生態度,但可能并不是可取的預防老年癡呆癥的方法。
比爾·蓋茨坦言,失去記憶是他最大的恐懼之一,為此他還投資了“癡呆關懷基金”。對許多人來說,失智被認為是老年的夢魘。
有一個至關重要的概念:一個30歲的人可能已經踏上了阿爾茨海默病之路,但他自己卻渾然不覺。因為人們通常直到50歲以后才會想到或擔心癡呆。
俞敏洪和比爾·蓋茨到了這把歲數才開始預防,還來得及嗎?
答案是,來得及并且很及時。只是俞敏洪摒棄無聊社交的生活方式,站在科學的角度上,并不能幫助他改善目前的狀態。
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神經外科副主任桑賈伊·古普塔在新書《逆齡大腦》中指出,在任何年齡都可以構建一個更好的大腦,大腦是唯一能夠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得更強壯的器官。
古普塔醫生基于全球腦健康理事會近百名專家研究數據庫中的有效方法,提出保持大腦敏銳的5個方面,通過12周更強大腦的訓練,獲得更年輕、敏銳的大腦。
運動和鍛煉
體力消耗是迄今為止有科學記錄的唯一一種可以改善大腦健康和功能的方法。運動可以通過幫助增加、修復和維護腦細胞來提高你的腦力,讓你一整天都更有效率、更清醒。
不斷學習和發現
大腦具有極強的可塑性,它可以通過你的經歷和習慣重新連接和重塑自己。通過不斷學習、發現和完成復雜的任務,你就會有力量保持目標感。
擁有更大認知儲備的人更有可能避免出現與癡呆或其他腦部疾病(如帕金森病、多發性硬化或中風)相關的大腦退行性變化。所以,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建立和維持你的認知儲備,這可以通過維持對大腦的需求來實現,讓大腦思考、謀劃策略、學習并解決問題。
睡眠和放松
我們每個人每晚都需要7到8小時的睡眠。在此期間,身體以各種方式進行自我補充,最終影響每個系統,從大腦到心臟、免疫系統及所有內在的新陳代謝運作。睡好覺是提高大腦功能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不僅能幫助你提高學習和記憶新知識的能力,也能改善身體的每個系統。
營養
有證據表明,食物對保持大腦年輕敏銳有重要作用。多食用冷水魚、全谷物、特級初榨橄欖油、各類堅果、富含纖維的水果和蔬菜等食物,同時限制含有高糖、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可以幫助避免記憶和大腦衰退,保護大腦不得病,并使其性能最大化。
擁有社交圈子
擁有多樣化的社交圈子可以提高大腦的可塑性,也有助于保持我們的認知能力。與他人互動交流不僅有助于減輕壓力,增強我們的免疫系統,還可以降低我們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
美國退休人員協會在現有科學證據的基礎上首次描述了這五大支柱,證據表明,這些行為是促進終身保持良好認知功能的基礎。不論你年齡有多大,它們都將有助于你保持思維敏銳。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