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時報實習記者 吳桐
(資料圖片)
8月22日,2022年全國科技活動周主場活動暨北京科技周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下午不到2點,來參觀的人們就已經在通州城市綠心公園門口排起長隊,翹首企盼等待入場了。即便烈日炎炎,也無法阻擋公眾對科學的好奇與熱情。
今年科技周北京主場的活動比往年來得稍晚了一些,但精彩和熱鬧程度卻絲毫不減。除了抓人眼球的高科技展品,現場也不乏生動有趣的互動體驗項目。“雙奧之城”展區就是這樣一座將冬奧與科學完美結合的“游樂場”。
在今年的北京冬奧會上,谷愛凌、蘇翊鳴等一眾滑雪健將大放異彩,極大地激發了公眾對于滑雪運動的興趣和熱情。果不其然,入場時間一到,“雪場競技”展品本就不太寬敞的區域立刻被小朋友們圍得水泄不通。
據了解,“雪場競技”展品是通過互動體驗的形式模擬出高山滑雪回轉比賽的過程,體驗者站在展品上,根據屏幕提示左右晃動身體來模擬高山滑雪的體驗。在“雪場競技”一旁則是名為“動靜轉換”的展品,滑雪比賽為什么會有動靜轉換呢?原來這個項目模擬的是了冬季兩項的比賽過程。體驗者首先進行滑雪模擬體驗,完成一定距離的滑雪任務,然后進行射擊模擬,在這個過程中便體會到了冬季兩項運動中的動靜轉換過程。
只見小朋友們爭先恐后地登上模擬體驗設備,一邊聚精會神地盯著屏幕,一邊有模有樣地模仿著畫面中專業滑雪運動員的各種動作,專注的樣子仿佛是真的在參加冬奧會一樣。雖然不是人人都能成為谷愛凌和蘇翊鳴那樣的滑雪天才,但在科技周的現場,每個人都能通過高科技的模擬設備體驗到滑雪的樂趣。
如果你對滑雪不感冒,更喜歡純粹的速度,在“雪場競技”隔壁也有速度滑冰和雪車的模擬體驗,你甚至可以坐進雪車,戴上VR設備,來一場冰上的“速度與激情”。此外,冰壺、冰球等熱門項目也都有各自的模擬體驗項目。整個“雙奧之城”展區可以說是在科技周現場又開了一遍冬奧會。
等小朋友們玩累了,展區里還專門設置了一個實驗區,讓孩子們可以親手探索冬奧里的科學。為什么雪車要設計成流線型?展品“彎曲有度”生動地科普了其中的科學原理。通過轉動手輪,讓分別為圓柱形、球形和流線型的三個物體開始轉動,停止人為施力后,最終旋轉最久的正是流線型的物體。原來,雪車車身設計成流線型,前面光滑圓潤,能使空氣平滑流過,從而大大降低雪車行進過程中受到的空氣阻力。
跳臺滑雪怎么飛最遠?冰壺裝備怎么減小摩擦力?隱藏在冬奧中的各種科學問題,你都能在這里找到答案。
“雙奧之城”展區同樣也不乏高大上的冬奧“黑科技”,比如應用了MIPS-多向沖擊防護系統技術的頭盔,在受到沖擊時,它能夠有效減少碰撞的旋轉力,降低大腦遭受的撞擊震蕩,避免因脊椎扭轉導致更嚴重的傷害,因此被廣泛使用在了多種競速運動項目之中。還有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等研發的新型納米纖維膜,具有安全環保、超薄四面彈、高透氣、強防風防雨的功能,因其能夠充分應對惡劣多變的氣候環境變化,滿足運動員在極端條件下訓練和比賽的防寒保暖需求,已用于冬奧會國家運動員高效主動保暖裝備。
“雙奧之城”展區雖然不算大,卻無疑是整個科技周主場最熱鬧的地方。在這里,你不僅能在五花八門的體驗項目中過一把“冬奧癮”,還能學到各種意想不到的冬奧冷知識。屏幕前的你是不是已經蠢蠢欲動了呢?趕緊來現場打卡體驗吧!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