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天天簡訊:國土增綠,時間表路線圖“新鮮出爐”

發布時間:2022-09-09 19:36:58 來源:科普時報 責任編輯:caobo

科普時報記者 胡利娟


(相關資料圖)

統計顯示,截至2021年,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4.02%,森林蓄積量達到194.93億立方米,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量連續保持“雙增長”;完成種草改良6.11億畝,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達到50.32%,草原持續退化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完成防沙治沙3億畝,土地沙化程度和風沙危害持續減輕。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各地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科學開展國土綠化,全面推行林長制,國土綠化工作成效顯著。”9月9日,國家林草局生態司司長張煒接受科普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然而經過幾十年的大規模植樹綠化和生態治理,可造林綠化空間日益減少,國土綠化的態勢和區域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

如何為國土增綠?近期,全國綠化委員會編制完成并印發《全國國土綠化規劃綱要(2022—2030年)》(以下簡稱《綱要》),為科學推進國土綠化事業高質量發展制定了時間表、路線圖。

《綱要》明確,“十四五”期間,規劃完成造林種草等國土綠化5億畝,治理沙化土地面積1.0億畝。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3%,村莊綠化覆蓋率達到32%。生態系統固碳能力進一步增強,生態安全屏障作用顯著發揮,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到2030年,自然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不斷提高,沙化土地和水土流失治理穩步推進,生態系統碳匯增量明顯提升,生態產品供給能力顯著增強,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態狀況持續好轉。

《綱要》提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除了合理安排綠化空間、持續開展造林綠化外,還要全面加強城鄉綠化,強化草原生態修復,推進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鞏固提升綠化質量,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強化支撐能力建設。

針對《綱要》在保障國土綠化用地方面,怎么解決“在哪造”的問題?張煒介紹說,綠化用地問題是科學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的關鍵。國家林草局將采取一系列重大舉措,落實國土綠化用地空間。

一是在國土空間規劃中明確造林綠化空間。從灌木林地、其他林地、鹽堿地、沙地、裸土地,以及因建設項目非法占用或毀林開墾破壞的林地、廢棄礦山擬綠化用地等地類中,逐圖斑、逐地塊開展適宜性評估,統籌確定規劃造林綠化空間和位置,經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逐級審核把關后,落實到同級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上統一管理。

二是帶位置精準安排造林綠化任務。各級林草主管部門,會同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持續推進國土綠化落地上圖,依據本級規劃造林綠化空間,有序安排年度綠化任務,實現帶位置上報、帶圖斑下達,全面實行落地上圖管理。

三是積極增加綠化面積。在城市更新中,采取見縫插綠、拆違建綠、留白增綠、立體綠化等方式,增加城市綠化面積。統籌推進鄉村綠化美化、通道綠化、水利工程沿線和河渠湖庫周邊綠化。結合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利用廢棄閑置土地增加村莊綠地。

四是加強農田防護林建設管理。各地堅持為農業生產服務,遵循因害設防、因地制宜、節約用地的原則,在符合相關規劃和標準前提下,結合生態保護修復、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等項目,統籌開展農田防護林建設。

標簽: 國土綠化 造林綠化 生態系統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