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看星星,一顆兩顆三顆四顆連成線……”,《星晴》是由周杰倫作詞、作曲、演唱的一首榮獲2001年第24屆“十大中文金曲”優秀國語金獎的歌曲。
夜空里有很多星星,不過,多數都是恒星,行星看起來好像也發光,這只是一種錯覺,它反射恒星的光,從而讓自己看起來像在發光一樣。
人們發現,夜空里的星星總是一閃一閃的,一會兒看起來很明亮,一會兒看起來又很暗淡。其實是人的眼睛、星光和地球大氣層之間的相互作用的結果。
對于地球大氣而言,如果高度不同,它的溫度是有差別的,密度也表現出極大的差異性。另外,在地球大氣層中,經常會出現各種奇幻的氣流現象。星光進入地球大氣層時,就須穿過這些氣流,也叫湍流。
星光有的時候被折射,有的時候在大氣中散射。當星星的光線進入地球時,隨著大氣變化而變化,進而使恒星的亮度跟著變化。所以,你看到恒星在“閃爍”。
“一顆兩顆三顆四顆連成線”,這里是說的很多單個星星連在一起,會形成“星座”。在夜空中的星星成為亮點之后,相鄰的星星之間被人為地連成了線,形成了中國的“二十八星宿”和西方的“星座”。
在中國,古人為了生活需要畜牧、農耕,就必須了解季節的變化,因而在很早就開始夜觀天象。人們常把星星劃分為二十八宿。二十八宿又名二十八星宿,星宿并不是一顆星星,而是一組星星,中國古人把天上靠得較近的幾顆星星,人為地看成一組,稱之為一個星宿,一個星宿所包含的星星數量有多有少。
那么,中國古人為什么要把一組星星稱之為一宿,而不是稱之為一組或者一堆呢?這是因為中國的古人在夜觀天象時,最明顯看見的就是月亮的變化,每天晚上的月亮除了圓缺變化之外,每晚所處的位置也是不同的,人們就把月亮在星星間所運行的軌道,稱之為白道,把白道附近比較亮的星星,作為月亮運行的參照物,并劃分為二十八組。
在中國古代,為何白道的星星被劃分為二十八組呢?這個數字不是隨便確定的。人們發現,月亮在白道上運行一周,需28天左右。每個不同的夜晚,月亮停留在不同組的星星上,28天為一個循環,二十八組由此而來。并且,月亮每夜是停留在其中一組星星上,就好像月亮留宿、住舍在這一組星星上一樣,所以就把這二十八組星星稱之為二十八宿,宿也就是留宿、住舍的意思。中國的“二十八星宿”才因此而誕生。
在西方,“星座”是一個個的星星群,也就是說,每一個“星座”都由許多星星組成。“星座”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巴比倫時代。全天分為48個星座,又慢慢地增加、改變、補充。1930年國際天文學會公布全天確定列為88個星座及星座界線。我們熟悉的12個星座就出自西方星座。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