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11月14日,記者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獲悉,北京市十三陵林場管理處在四橋子分場管理站關溝地區,利用紅外相機首次監測到了中華斑羚。同時監測到的還有豹貓、勺雞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鏡頭中的中華斑羚時而悠閑地覓食,時而東張西望,樣子甚是可愛。
中華斑羚。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供圖
中華斑羚。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供圖
中華斑羚是牛科、斑羚屬羊類,屬于北京“本土山羊"”,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北京主要分布于延慶、門頭溝等較偏僻的山地林區,喜在懸崖裸巖處活動,善攀登、跳躍。主要以雜草、灌木嫩枝芽、野果為食。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濕地與野生動植物保護處副處長紀建偉告訴記者,這些野生動物的到來,標志著關溝地區生態系統穩定,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生物多樣性日趨豐富,也顯示出北京淺山區與深山區已經形成暢通的生態廊道。
北京市十三陵林場管理處副主任胡東陽介紹說,近年來,林場持續開展高質量生態建設,在關溝地區實施了多項森林管護項目,全面保護和科學修復天然次生林,精準提升森林質量。通過栽植山杏、山桃、山楂等食源植物,設置各類生物多樣性設施等多種形式,為野生動物營造更適宜的生活環境。同時,為了更好地掌握野生動物棲息情況,工作人員還在林場設置了近300臺紅外監測相機,并陸續監測到白尾海雕等鳥類90多種,中華斑羚、豹貓等獸類20多種,為“居庸疊翠 炫彩關溝”的歷史景觀再添勃勃生機。
隨著北京持續加大生態建設力度,在兩輪百萬畝造林綠化中,選擇“鄉土、長壽、抗逆、食源、美觀”的植物品種,構建大尺度森林濕地板塊,營造生態保育小區,科學設置本杰士堆、人工鳥巢等生物多樣性設施,讓野生動物有了更廣闊的棲息空間。與良好棲息環境相輔相成的,是不斷強化的保護力度。《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的正式實施,從棲息地保護的角度,為野生動物“吃、住、行”提供全方位制度保障。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保護主題宣傳活動,也進一步提高公眾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識,關心關愛野生動物已成行動自覺。據統計,目前北京市野生動物種類已達596種,其中鳥類超過500種,為首都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打下堅實生態基礎。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