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不少新冠感染者經(jīng)居家治療,逐漸康復,經(jīng)歷病痛后,大家急于了解何時能恢復正常生活。對此,上海市健康科普專家?guī)斐蓡T、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yī)院崔松主任醫(yī)師提醒:“陽康”后別著急“放飛”,身體剛經(jīng)歷“大戰(zhàn)”,務必注意休息,尤其不要劇烈運動,以免病情反復。
崔松注意到,部分新冠感染者對康復期的休養(yǎng)、防護不夠重視。“近期,我們發(fā)現(xiàn),有些人沒休息好,過了七天,突然又開始發(fā)燒,個別人的CT顯示出有肺炎的情況,這點要引起重視,尤其是那些自覺平日身體很好的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恢復“一條杠”后依然覺得累是什么原因?
不少感染者恢復“一條杠”后,依然覺得很累,這是什么原因?崔松解釋,這就是因為新冠病毒進入人體后,會激活人體免疫系統(tǒng),從而對進入人體的病毒進行清除。從中醫(yī)角度看,就是邪入人體、正邪相爭的過程。
“免疫系統(tǒng)和病毒進行斗爭的時候會表現(xiàn)為高熱。而熱度退下去后,僅僅表現(xiàn)為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暫時控制住了局面,病毒被壓制住了,但并不代表病毒被完全清除了。這時,我們應該加強營養(yǎng),充分休息,讓疲勞的免疫系統(tǒng)得到補充和休整,這樣才能進一步把病毒清除并且產(chǎn)生足夠多的抗體。”
崔松強調(diào),如果這個時候不注意休息和營養(yǎng),可能造成病情反復,正氣又往下走,病毒會“反撲”。
“陽康”后可以運動嗎?
“雖然奧密克戎毒株的毒性已有大幅降低,但它是我們?nèi)梭w從未碰到的一種新型病毒,人體對它的反應各不相同。大眾務必引起重視,不能掉以輕心。感染以后出現(xiàn)癥狀,除了要及時服藥,更要注意均衡營養(yǎng),充分休息。”崔松提醒,康復過程起碼觀察兩周,其間正常吃飯、睡覺、工作都可以,但不能劇烈運動、玩命健身,更不能熬夜打游戲。
康復后,推薦進行適度的、相對溫和的運動,循序漸進,逐步地恢復到以前的活動量、工作量,一旦累了就要趕緊休息。中醫(yī)“治未病”理念,所謂“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后防復”,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陽康”過程中咳嗽不止是怎么回事?
針對“陽康”的防護,崔松強調(diào),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而“陽康”不代表不會再次感染或者遭受其他呼吸道疾病侵襲。因此,“陽康”后還是要減少前往人員密集場所,不要減低防控標準,要堅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多開窗通風等良好習慣。還沒接種新冠疫苗的人,請盡早接種疫苗。
那么,不少人在“陽康”過程中咳嗽不止,又是怎么回事?崔松表示,對于咳嗽,康復過程中建議多喝水、多休息、避免勞累,飲用蜂蜜水或用枇杷膏、梨等熬制的湯,以及給環(huán)境加濕等,都有利于緩解咳嗽。同時,要避免吸煙,遠離污染及有刺激性氣味的環(huán)境。
“咳嗽是呼吸道遭遇病毒侵襲后的一種正常反應,不要過分擔憂,但如果病情不是向好,而是咳嗽越來越重,建議到院就診,拍CT看一下肺部的情況。”崔松說。
“陽”了能不能洗澡?啥時候能洗?
隨著感染者增多,“陽了能不能洗澡”“啥時候能洗澡”成為熱議話題。崔松提醒,醫(yī)學上對此沒有絕對禁忌,但自我感覺非常重要,在感染后和恢復期洗澡可能會帶來一些風險。比如,再次著涼;由于虛弱狀態(tài)易引發(fā)跌倒;大汗淋漓、熱水洗澡也可能出現(xiàn)脫水。
對于不同人群、病程不同階段,具體給出以下建議:
高燒狀態(tài)不建議洗澡。當處于高燒狀態(tài),一方面人體水、電解質(zhì)和能量丟失較多,身體虛弱,另一方面洗澡會耗費體力,并且血管擴張、血液量相對不足,容易導致低血壓等,此時不建議洗澡。
發(fā)熱癥狀消退后酌情洗澡。當退燒且人的狀態(tài)尚可時,可考慮洗澡,但注意三點:一是室內(nèi)溫度合適;二是水溫合適,控制洗澡時間,以免過度消耗體力;三是洗澡后及時補充水分,避免脫水等。
老年基礎性疾病患者待恢復較好時洗澡。對于年老體弱或有基礎疾病的人群來說,身體各項機能較弱,洗澡可能導致體力不支或病情加重,可以等到恢復較好時再洗。另外,洗澡的水溫不宜過熱,水溫太高會導致血液循環(huán)加速,導致流向大腦和心臟的血液不足,發(fā)生危險。
康復后洗澡要遵循身體反應。即使康復了,但體力可能還沒完全恢復,建議洗澡時要速戰(zhàn)速決,控制水溫,避免熱水泡澡;洗澡后注意防寒保暖、吹干頭發(fā)。
請記住,“陽”了,身體內(nèi)部會經(jīng)歷一場“大戰(zhàn)”,因此,需要時間逐步恢復。那些很消耗體力的事情可以稍微緩緩,不妨給身體放一個假,讓明天更健康。(記者 唐聞佳)
標簽: 免疫系統(tǒng) 呼吸道疾病 注意休息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wǎng) - 科普類網(wǎng)站
聯(lián)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quán)所有:科普信息網(wǎng)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jīng)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