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清清
4月18日,北京市豐臺區(qū)北京長峰醫(yī)院發(fā)生一起重大火災事故。根據(jù)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通報的事故情況,截至19日9時,長峰醫(yī)院火災事故致29人遇難,初步調查顯示火災系醫(yī)院內部改造施工作業(yè)引發(fā)。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事故發(fā)生后引發(fā)社會關注,“城市樓房里發(fā)生火災如何自救”等也成為公眾近日熱議的話題。“冷靜、科學是根本原則。”廣州市創(chuàng)傷燒傷緊急醫(yī)學救援隊副隊長王敏表示,如遇樓房里發(fā)生火災,不要大聲喊叫,不要直立行走,也不要盲目跳樓,撤離時要做好防護,避免吸入濃煙。
不要大聲喊叫、不要直立行走、不要盲目跳樓
突遇火災,人往往容易驚慌失措。王敏根據(jù)多年救援經驗總結說道,火災現(xiàn)場常有3個錯誤要盡量避免。
第一,不要大聲喊叫。遇到火災,大聲喊叫不但浪費體力和時間,容易造成混亂,帶來踩踏等風險,更重要的是容易吸入濃煙,導致呼吸道燒傷,或吸入有毒煙霧造成生命危險。
第二,不要直立行走。火災時有毒氣體擴散很快,直立行走容易吸入更多。所以應該采取較低姿勢,彎腰匍匐撤離。
第三,不要盲目跳樓。跳樓是萬不得已才采取的行動,只適用于較低樓層,且需要技巧。正確做法是盡量利用疏散樓梯、陽臺、排水管等逃生,或把床單、被套撕成條狀連成繩索,緊拴在窗框、鐵欄桿等固定物上順繩滑下,或下到未著火的樓層脫離險境。王敏建議城市樓房居民家庭,可配備逃生緩降器、安全繩、逃生軟梯等簡易逃生設施。
及時報警、撲滅小火、“低位”逃生
王敏表示,城市中高層建筑林立,若遇高層建筑火災,市民可按照緊急醫(yī)學救援隊發(fā)布的詳細指引進行自救。
——及時報警,保持鎮(zhèn)靜。突遇火災,首先要保持鎮(zhèn)靜。第一時間打報警電話非常關鍵。
——撲滅小火,阻止蔓延。如果火勢不大,且尚未對人造成很大威脅,當周圍有足夠的消防器材,如滅火器、消火栓,應奮力將小火控制,直至撲滅。
——盡快撤離,不要貪戀財物。身處險境,應盡快撤離,不要因害羞或顧及貴重物品,而把寶貴的逃生時間浪費在穿衣或尋找、搬離貴重物品上。
——保持鎮(zhèn)靜,不坐電梯。要根據(jù)情況選擇較為安全的通道、樓梯進行疏散撤離。不要盲目地跟從人流,相互擁擠,切勿乘坐電梯。撤離時朝明亮處或外面空曠地方跑,要盡量往樓層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煙火封阻,則應背向煙火運動方向離開,通過陽臺、窗戶等逃生。
——簡易防護,“低位”逃生。逃生時如果經過充滿煙霧的路線,要防止煙霧中毒,預防窒息??捎脻衩砦孀”亲?,匍匐撤離,避免吸入煙氣。短距離穿過煙火封鎖區(qū),可用濕毛巾、濕棉被、濕毯子等裹好頭部等身體重要部位后再沖出去?;蛘呃蒙磉叺睦K索或床單、窗簾等自制簡易的救生繩,或利用陽臺之間的空隙、落水管等滑到下面的樓層或地面安全逃生,切勿輕易跳樓逃生。
——發(fā)出信號,尋求援助。被煙火圍困時,盡量待在陽臺、窗口等容易被人發(fā)現(xiàn)的地方,或躲進疏散樓梯、避難層等能避免煙火近身的地方。如果火災發(fā)生在白天,可向窗外晃動鮮艷衣物,或向外拋輕型晃眼的東西;在晚上可以用手電筒不停地在窗口閃動或者擊東西,及時發(fā)出有效求救信號,引起救援者注意。
——堵煙降溫,固守避難場所。無法用上述方法疏散時,假如用手摸房門已感到燙手,此時一旦開門,火焰與濃煙勢必迎面撲來。應關緊迎火的門窗,打開背火的門窗,用濕毛巾或濕布堵塞門縫,或浸濕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門縫,潑水降溫,呼救待援。
編輯:鄔嘉宏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lián)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