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星宇探索之旅:中國載人航天空間科學與應用科普展”開幕儀式。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中新網北京4月28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空間站科學實驗柜實物有多大?國家太空實驗室怎么做實驗?天宮二號和空間站返回擬南芥種子后續培育實驗樣品長勢如何?未來的月球家園是什么樣子?……這些空間科學與應用領域對公眾來說頗為好奇的問題,都會在北京最新開幕的一個科普展覽上找到答案,并能進行交互沉浸式體驗。
這個展覽就是4月28日在中國科學技術館開幕的、中國首個以空間科學與應用為主題的科普展——“星宇探索之旅:中國載人航天空間科學與應用科普展”,其展覽面積約2000平方米,包含5個篇章、10余個主題場景、30余個展項,4月29日至6月15日,在中國科學技術館一層東側短期展廳免費向公眾開放。
中國載人航天空間科學與應用科普展展區一角。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據展覽主辦方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介紹,2022年底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目前已進入應用與發展階段。空間科學與應用的規模持續擴大,領域愈加豐富,價值和作用日益突顯,備受社會各界關注。
為此,本次中國載人航天空間科學與應用科普展圍繞國家重大科技工程,通過沉浸式、數字化等多種新技術手段,打造出神舟飛梭、星海之路-空間應用系統發展歷程、宇宙之理、太空實驗室、月球家園、星河繪夢等交互沉浸式體驗空間,首次面向公眾展出中國空間站科學實驗柜實物、天宮二號和空間站返回擬南芥種子后續培育實驗樣品等,并推出以科學實驗柜為原型的系列空間科學與應用IP形象。
中國載人航天空間科學與應用科普展,“月球家園”展區。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中國載人航天空間科學與應用科普展還通過回顧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系統30年發展歷程,展示空間科學與應用的最新成果,詮釋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的深刻含義,旨在進一步提升公眾對空間科學與應用的深入了解,幫助廣大青少年點亮空間科學之夢。
中國載人航天空間科學與應用科普展,空間站科學實驗柜實物展示及交互沉浸式體驗。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星宇探索之旅:中國載人航天空間科學與應用科普展”由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指導,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中國科學技術館主辦,浙江天合航天發展基金會支持。(完)
中國載人航天空間科學與應用科普展,國家太空實驗室展區。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中國載人航天空間科學與應用科普展,一位小朋友在國家太空實驗室展區穿行。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