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為樹立全民防火意識,讓人民群眾了解防火知識、掌握防火技能,參與維護生態安全,共同建設生態文明,日前,省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辦公室、省林業和草原局印發《云南省森林草原防滅火應知應會系列手冊》(以下簡稱《手冊》),對森林草原防滅火相關問題進行解答。
《手冊》鄉村版中指出,95%的云南森林草原火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燒荒、燒地草、燒田埂、燒灰積肥、燒牧場、燒甘蔗葉、燒秸稈等農事用火,以及在林區內吸煙、亂丟煙頭,野炊、燒烤,上墳燒香燒紙、燃放煙花爆竹、小孩弄火等是引發火災的主要原因。
就突遇森林草原火災應如何避險和逃生問題,《手冊》指出,一旦被森林草原火災圍困或襲擊,要果斷決策,迅速選擇突圍和避火路線,采取正確的避火方法,避免發生傷亡事故。自救方式有點火解圍、強行頂風沖越火線、臥倒避煙(火)、快速轉移等。
點火解圍:在較開闊的平坦地,可以河流、小溪、道路為依托,使用點火器點迎面火,使新火頭向大火頭方向逆風蔓延,阻擋火鋒解圍。要注意的是,在控制線另一側一定要有巡護人員,以防飛火產生新火點。在無河流、小溪、道路為依托時,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可使用點火器點順風火,撲火隊員跟火進入火燒跡地避火,并用手扒出地下濕土,緊貼濕土呼吸,或用濕手巾捂住口鼻,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強行頂風沖越火線:當點火或其他條件不具備時,切忌順風跑,要選擇已經過火或雜草稀疏、地勢平坦的地段,用衣服蒙住頭部,快速逆風沖越火線,進入火燒跡地即可脫險。
臥倒避煙(火):在點火解圍來不及、附近有河流(河溝)、無植被或植被稀少的迎風平坦地段時,用水浸濕衣服蒙住頭部,兩手放在胸部,臥倒避煙(火)。臥倒避煙(火)時,為防止煙霧嗆昏窒息,要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并用手扒出土坑,緊貼濕土呼吸,可避免煙害。
快速轉移:發現大火襲來、人力無法控制時,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應迅速轉移到安全地帶,避免發生傷亡。在森林草原內游玩突遇森林草原火災,應盡快遠離危險地帶,例如巖石裂縫、鞍狀山谷和具有破碎特征的地形。
云報全媒體記者葉景 朱丹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