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健康報記者 梁露露 張保富 孫倩文 楊璐 文 王曉偉 圖
“癲癇發作你知道怎么急救嗎?塞筷子、掐人中?錯錯錯!最好的方法是讓患者安靜地抽一會兒。”“我是中藥名角三七,系出名門,被歷代醫家視為藥中之寶”……在“第四屆河南省健康科普能力大賽”半決賽現場,50位選手為觀眾帶來了一場科普饕餮盛宴。他們是醫生,也是網紅、rapper、視頻剪輯師,更是健康科普舞臺上冉冉升起的新星,角色轉變的背后,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為講好健康科普,醫護紛紛解鎖新技能
醫護人員為將健康科普做得更加活靈活現,紛紛化身“斜杠青年”,在保證健康科普知識嚴謹的前提下解鎖新技能。他們中,有人自學剪輯,出鏡與“偽科普”戰斗;有人學唱rap,將科普知識講得更加有“節奏感”;有人角色扮演,身著古裝以第一人稱談中醫藥知識。
【河南省人民醫院許珺】解鎖視頻剪輯技能
“癲癇發作你知道怎么急救嗎?塞筷子、掐人中?錯錯錯!最好的方法是讓患者安靜地抽一會兒?!弊鳛楹幽鲜∪嗣襻t院神經內科的護士長,許珺遇到過很多癲癇患者。
當遇到癲癇患者發作時,很多人會伸出援手,但往往會出現往嘴里塞筷子、塞手指等錯誤方法。
“我曾經遇到一個二十多歲的癲癇患者,門牙全部沒有了。一問才知道,每次抽搐時家人都會往他嘴里放筷子,以防咬到舌頭,結果后來門牙全掉了?!痹S珺說,不僅普通人對癲癇急救有誤區,就連一些醫護人員也是如此?!皫啄昵拔医o一些護理人員講癲癇這個話題,當我說出‘讓癲癇患者安靜地抽一會兒’這個觀點時,很多護士都震驚了。講完課以后,收到了很多信息和我討論這個問題?!痹S珺說,癲癇在我國的發病率約為7‰,但很多人對癲癇存在誤區,因此,她決定在科普大賽這個舞臺上講癲癇急救這個話題。
許珺介紹,癲癇發作是大腦的異常放電,這個過程并不能通過掐人中、灌水等方式來終止。讓癲癇患者安靜地抽一會兒,陪在患者身邊,減少發作中的損傷,大多數患者一到兩分鐘就自行緩解了,非專業人士千萬不要試圖撬開癲癇患者的嘴巴。如果發作者為孕婦,或發作者出現窒息、發作5分鐘未緩解等嚴重情況時,立刻撥打120。
許珺雖是第一次參加河南省健康科普能力大賽,但她做科普可有些年頭了,從業26年的她,已是河南省人民醫院護理健康科普學組的組長。在她看來,做科普不僅要有知識儲備,還要會講、敢講、愿意講。
【駐馬店市中心醫院肖晗】解鎖rap技能
“接下來我給大家說道說道,我國現有接種的是哪幾種疫苗?滅活、重組蛋白和腺病毒載體,大家都好奇它們區別在哪里?”節奏明快的rap一出場,就吸引了現場觀眾的注意力,來自駐馬店市中心醫院的健康科普“rapper”肖晗,以《全民免疫,一“臂”之力》為題,為觀眾帶來了新冠疫苗的相關科普。
她曾在2021年年底參加了大河健康報策劃創作的《#2021致平凡的你》MV,這首歌由大河健康報記者作詞、包括肖晗在內的醫護人員一起獻唱,歌詞中飽含疫情下眾志成城的熱血與擔當、平凡人互鏈互助的溫暖與愛心,健康領域的藍圖與成就、大家關心的健康惠民政策與服務。
肖晗在工作之余,就喜歡唱唱歌,rap則是她最喜歡的歌曲類型。在參加此次健康科普能力大賽后,她就嘗試著自己作詞,以rap的形式進行健康科普。
“最難的地方在于將大段大段的文字,凝練成押韻的歌詞,并且歌詞要兼顧科學性和趣味性?!毙り细嬖V記者,查找搜集資料后,她用了兩天時間,終于寫出了第一版的歌詞。
作為麻醉科手術部的一名護士,工作強度大,留給肖晗的空閑時間其實并不多,在這種情況下,只要有機會,肖晗就會參加駐馬店市中心醫院每個月的健康科普講座,試著以更有趣、更容易為大家所接受的方式開展健康科普,如今健康科普已經成了肖晗生活的一部分。
當記者問她為什么會堅持做健康科普時,肖晗毫不猶豫地說:“因為喜歡啊!”
【河南省中醫院馬鳴】解鎖角色扮演技能
“我是中藥名角三七,系出名門,乃五加科人參屬,人參、西洋參都是我家兄弟,我不僅地位顯赫,而且安全有效,江湖人稱金瘡要藥,被歷代醫家視為藥中之寶。”河南省中醫院主管藥師馬鳴以第一人稱的角度,講述了有“養生名角”之稱的三七和與其外形、名稱相似的菊三七的差別。
馬鳴學的專業就是中藥學,此前也在醫院藥房工作,對中藥材有著濃厚興趣。在平時生活和工作中,她發現很多人有濫用中藥的現象,“是藥三分毒”,她希望大家以作品中因盲目跟風、誤用藥材而得了肝小靜脈閉塞病的李大爺為戒,做到合理用藥,在專業醫生的幫助下進行保健。
馬鳴是第二次參加河南省健康科普能力大賽,在比賽的過程中,見識到各地選手實力出眾,她使出了渾身解數,為了保證內容的科學性,她私下里咨詢了很多專業醫師,也翻閱了多篇學術論文。喜歡傳統文化的她,這次腦洞大開,身穿古裝,將我們日常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的三七,以風趣幽默的方式展現出來。
科普前沿知識傳遞“靠譜”聲音
科普能力大賽上,還有兩位“研究型”人才,他們通過對專業領域的不斷學習、思考、總結,不約而同地將國內外前沿科技知識帶到賽事中來。一位中藥師通過自媒體的方式定期發布醫學新技術,粉絲達7.5萬,且多是年輕群體。一位西醫學者則通過抖音等平臺談健康減重等方面的知識,其中僅抖音平臺粉絲就接近10萬。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楊玲】用AR談中醫經絡
“國外很多學者指出,中醫上所說的人體經絡循行、穴位是客觀存在的,但經絡、穴位看不見摸不著,大眾很難感知。”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主管中藥師楊玲在比賽中介紹,中醫愛好者基于AR技術研發出一款App,用戶通過App對識別圖進行AR掃描,在AR場景中會出現人體模型和對應音頻,模型可以旋轉、縮放,按下相應的按鈕可以展示針灸和按摩的穴位,這樣就以直觀和立體的方式來幫助大眾了解中醫針灸治療。
楊玲告訴大河健康報記者,作為中醫院的一員,她看到針灸被世界認可覺得非常開心,自己比較喜歡研究學習一些前沿科技知識,通過權威網站和專業雜志了解到有人在做AR技術,其中一項就是介紹針灸。善于動腦筋的她做了一個大膽設想:人體結構的差異性較大,穴位識別較為困難,AR技術可以準確描述經絡、穴位位置與功能,下一步是不是就可以通過AR直接掃描人體來定位穴位位置?隨著研究和實踐的不斷深入,相信這項技術可讓中醫藥文化在世界上的認可度更高。
楊玲是一位90后,已從業6年多,從2019年開始,她注冊了“小玲藥師”的今日頭條自媒體號,目前已有粉絲7.5萬,平時她會將自己在權威媒體上學到的艱澀難懂的專業知識通過文字、視頻的方式,用接地氣的語言發表出來,很受讀者歡迎。
【河南省人民醫院王志凱】科普達人談減肥“黑科技”
“有位100公斤的16歲男孩,在高中除了青春期的煩惱外,還有三個特殊的煩惱:被女生嫌棄、身體不適以及嚴重自卑?!眮碜院幽鲜∪嗣襻t院胃腸外科的副主任醫師王志凱,講述了一位“小胖孩”逆襲成“型男”的故事。
這是他在醫院遇到的真實案例。男孩因為肥胖,導致抵抗力差,經常會得肺炎,膝關節也習慣性疼痛,傳統的“管住嘴、邁開腿”的減肥套路已不適用。了解情況后,王志凱為其設計了“三孔袖狀胃手術”,成功幫男孩解決了痛苦,術后一年減重35公斤。他說,如果大家身體質量指數大于32.5,就推薦通過微創手術進行干預,如果這一數字大于等于37.5,建議患者積極進行手術治療。
王志凱是一位科普達人,線下他會定期開展院內講座、積極參加義診活動。線上方面,其抖音粉絲如今達9.6萬,快手粉絲也達9萬左右,記者翻開他的自媒體號,看到他輸出了眾多關于微創減重手術、糖尿病外科手術等知識,其與粉絲的互動同樣充滿了趣味性。
關注婦幼健康筑牢全民健康基石
婦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也是實現健康中國戰略目標的重要支撐。選手中,有人以《更年期的瘋,是媽媽在求救》為題,科普如何幫助更年期女性平穩度過這段特殊日子;有人以《唐篩、糖篩,傻傻分不清楚?》為題,告訴新手爸媽胎兒唐氏篩查的意義;有人以《成長“第一步”》為題,講述了兒童使用學步車的安全隱患。
【開封市人民醫院李萌】更年期的瘋是媽媽在求救
“萌萌,今天做了你最喜歡吃的紅燒肉,多吃點兒,別一邊吃飯一邊玩手機?!薄爸懒耍瑒e說了,天天說煩死了!”比賽現場,開封市人民醫院的李萌和兩位助演帶來作品《更年期的瘋是媽媽在求救》。通過“三代人”的情景演繹,讓大家更早地發現更年期,更加理解母親這個角色。
人的一生中有兩個很重要的階段:一個是青春期,另一個就是更年期。當青春期遇上更年期,不僅僅是兩個生理階段的碰撞,更是兩代人之間撲朔迷離的親子關系與相處方式。談起作品的創作緣由,李萌直言,她和助演趙慶昕都是90后,倆人的媽媽剛剛經歷過更年期的風波,而另一位助演,也是她所在科室的護士長賀娟,也迎來了自己的更年期。
“我們準備講這個題目的時候,我和兒子正好是青春期遇上更年期。我經常跟同事講,如果早上看見我的眼腫著,那頭天肯定是跟兒子生氣了?!辟R娟說,在準備作品的過程中,她也在思考如何面對更年期。為了轉移對兒子的注意力,她還特意養了兩只貓。
為了讓作品更能打動人心,李萌選擇用情景劇的形式,通過“三代人”不同身份的轉換,讓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對更年期更加感同身受?!敖】挡粌H包括身體健康,還包括心理健康,通過這次科普,也想號召更多的人從心理層面關心自己的母親。”李萌說。
作為健康管理中心的護士,李萌在做體檢服務的同時還十分關注健康宣教?!霸谖覀兛?,人人都是宣講小能手?!辟R娟說,為了提升科室員工的健康科普能力,科室每個月都會安排兩次業務學習,在日常工作中也要求醫護人員適時地去做健康教育?!半m然比賽中也有壓力、也會緊張,但我們非常享受這個比賽,比賽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提升,過程中更多感受到的是快樂。”李萌說。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王晶】科普要讓病人能共情
“醫生,我查出了唐篩高風險,會不會生出一個‘小傻子’???”“先別急,唐氏篩查高風險有一部分假陽性,需要做進一步產前診斷明確。”比賽現場,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產科王晶介紹了唐篩和糖篩的區別。
王晶說,很多人容易把唐篩和糖篩混淆,其實兩種檢查的目的和檢查時間都不一樣。唐篩是指唐氏篩查,檢查時間為孕15周~孕20周,主要是為了排除胎兒自身染色體病及唐氏綜合征(一種染色體異常引起的先天愚形)。糖篩是指妊娠期糖尿病篩查,檢查時間為孕24周~孕28周,主要是判斷孕婦有沒有合并糖尿病。
對于很多專業醫學術語,普通人不一定能聽懂,也起不到做科普的效果。怎樣讓普通大眾能聽懂科普又覺得有意思?在王晶看來,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讓聽眾產生共情?!爱斘医ㄗh35歲以上的唐篩高風險孕婦做羊水穿刺時,很多人覺得有風險,有的還遭到家屬強烈反對,覺得醫生站著說話不腰疼?!蓖蹙дf,每次遇到這種情況她都會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去疏導患者。
“我懷孕的時候也做過羊水穿刺,你看,我現在不是好好的嘛!”王晶說,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去跟別人推廣科普知識,更容易讓人聽懂并接受。
【延津縣人民醫院馮聰聰】與寶寶一起成長的健康科普媽媽
在寶媽馮聰聰的認知中,學步車是早就該淘汰的東西,它存在太多的安全隱患。然而,有一天她卻在科室建立的微信寶媽群中看到,有幾個寶媽正在熱火朝天地討論買哪家的學步車。馮聰聰發現,她認知中的常識卻是不少人的知識盲區。
在這次比賽中,她就以《成長“第一步”——正確學走路》為題,為大家講解了學步車的安全隱患等知識。
馮聰聰是延津縣人民醫院產科的一名護士,家里有兩個寶寶,大的4歲,小的才9個月,這次比賽一路走來,馮聰聰也和寶寶們一起成長著?!拔覄偝鲈伦?,就去參加了縣里的選拔,那個時候寶寶才兩個月大。在復賽的時候,寶寶才四五個月大,需要喂奶,離不開我,我就拖家帶口從延津來鄭州。從初賽到現在,結識了很多優秀選手,可以說是我跟寶寶一起成長了。”
馮聰聰一提到家里的孩子,滿臉幸福模樣。“我能走到現在真的是離不開家里的支持,我老公沒有缺席過一次我的比賽,不管有多忙,他都會陪著我?!苯徽勯g,馮聰聰在無意之中還秀了一把恩愛。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