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助力提升傳統文化認同與自信,張頤武建言大力開展短視頻直播科普

發布時間:2022-03-03 18:14:01 來源:新浪網 責任編輯:caobo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民進北京市委會副主委、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在《關于運用新媒體促進知識普及與傳統文化傳播的提案》提案中表示,應鼓勵各領域專家、學者在短視頻平臺開展科普。張頤武通過調研發現,大眾通過短視頻平臺進行知識獲取成為常態,傳統文化內容廣受短視頻、直播觀眾歡迎。

他認為,借助短視頻、直播推廣,有助于培育青少年及大眾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認同與文化自信。以抖音上“李子柒”“只露聲音的宮殿君”“上戲419女團”等一批青年文化傳播者為代表,促使“國風田園”、古建筑、傳統戲劇等內容屢屢“破圈”,為傳統文化傳承、創新開辟了新的范式。截至2021年11月,僅抖音平臺曲藝類主播平均每天開播3719場,收入同比增長232%。

尤其是近年來,在短視頻和直播推動下,抖音上掀起了一輪輪的國風國潮和非遺文化熱。數據顯示,1557個國家級非遺項目,抖音覆蓋率已經高達99.42%。各領域非遺傳承人,紛紛借助抖音直播分享非遺技藝和產品。

張頤武表示,“利用短視頻、直播等新興媒介進行知識普及、傳播傳統文化已成規模,且頗具潛力。”不過,他也認為,短視頻、直播平臺依然存在內容魚龍混雜、優質知識文化內容傳播工作缺少統籌、知識文化內容傳播人才儲備不足等問題。

對此,張頤武提出三點建議:其一,鼓勵各領域專家、學者在短視頻平臺開展科普;第二,設置知識科普、傳統文化傳播專項,提升社會、公眾對相關議題的重視。除傳統“開學第一課”等專題欄目外,可在國家層面設立“自然科學周”“人文科學周”“傳統文化月”等;第三,允許、支持科教文藝工作者利用短視頻及直播平臺合理創收,激勵優質內容。

“促進優質知識與傳統文化傳播,需要高素質人才承擔重任。”在張頤武看來,以適當物質條件調動人才積極性,才能夠有效支撐這項工作的發展。因此,他建議國家層面能夠給予設置多維度的支持政策。

標簽: 傳統文化 領域專家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