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兩年PC硬件性能升級明顯提速,尤其是CPU方面,AMD和英特爾都有過各自的高光時刻。不過隨著性能不斷提升,也有不少聲音表示處理器已經有些性能過剩,從大部分用戶的角度來看,這確實沒錯,但對于少部分用戶而言,即使是剛剛發布的i9-13900K也依然存在瓶頸。
從Steam硬件排行榜上就能看出,即使是2023年年初,曾經一度霸榜的GTX 1060也剛從榜單上讓出第一的寶座,而接替GTX 1060的同樣是一張老卡GTX 1650。在處理器方面,6核心CPU是目前的主流選擇,高居榜首。對于性能,絕大多數用戶依然抱有期待,但是從實際使用出發,性價比以及自身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為什么說對于大多數用戶而言處理器性能過剩,還是要看PC主機的整體配置,PC主機有著非常明顯的木桶效應,即使某一塊硬件性能再高,也會受到部分性能不足硬件的拖累。所以往往高性能的處理器想要發揮出完整性能,顯卡、內存、主板等等配件基本都是相對高端的產品,但高端二字通常意味著高價格,高價格明顯不符合多數用戶的攢機預期,所以自然對于大部分用戶而言,處理器往往是夠用就行。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CPU,還是要遵從實際使用需求。如果僅僅是每天輕辦公加上刷刷劇,搭配i9-13900K處理器,這早已不是殺雞焉用牛刀,而是暴殄天物。當然,對于有錢任性的土豪而言,就算是搭配4090玩掃雷也不會有人說什么。
自從英特爾在11代酷睿失利之后,12代和剛剛發布的13代酷睿就像打了雞血一樣,讓酷睿這一系列處理器獲得巨大性能提升。不過這其中除了架構的更換以及英特爾用上異構設計之外,工藝制程的提升才是最重要的。自從2015年開始,英特爾就不斷打磨14nm制程工藝,到了11代,房子面積就這么大,想要廁所大就勢必犧牲客廳的空間,想要客廳大自然無法兼顧廁所面積。所以11代相比10代酷睿只能為了性能閹割部分核心,導致i9-11900K性能甚至不如上一代的i9-10900K。
從這方面來看,CPU性能與其命名雖然有關,并且大部分情況下都適用,但也存在特殊情況。從12代開始,英特爾總算用上10nm工藝制程,更大的面積想造個豪宅都沒問題,同時異構設計讓這塊豪宅中擁有了更多專屬房間,能效核心負責低負載任務,性能核心負責高負載任務,各司其職,一切都看起來井井有條。
所以最直觀的結果就是i5-12600K性能不僅超越上一代的i7-11700K,更是一舉超越i9-10900K和i9-11900K,受到不少網友的追捧。這就是架構迭代以及制程升級帶來的明顯升級。所以12代酷睿的口碑極速上升,并且在性價比方面也是非常不錯,尤其是目前散片僅需1500左右的價格,非常適合大部分用戶。
同時不少玩家認為3A大作需要更好的處理器去帶動,實際上來看這樣并沒錯,RTX?4090想要完全發揮4K下的游戲性能,即使是i9-13900K也存在瓶頸,但是又有多少用戶能夠標配RTX?4090?一個系列的顯卡中最受歡迎的往往都是50系和60系,這已經足夠說明問題了。而這些甜品級顯卡,甚至只需要12代的i3就能帶動,只要認清自己的需求,選擇匹配需求的處理器,就不存在花冤枉錢一事。
最后,雖然市場上都存在電子產品買新不買舊的言論,但處理器的性能對于普通用戶確實已經性能過剩,完全不用去糾結性能瓶頸的問題而去盲目追新,同時也要考慮相同價位上是否有更好的選擇,因為從省錢角度出發的普通用戶不會花大幾萬去組裝一臺PC電腦,在預算范圍內選擇盡可能好的處理器能保障未來五六年甚至七八年的使用體驗。
責任編輯:雪花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