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加速奶牛胚胎移植技術產業化合作,力牧生物為牧場增產增效助力

發布時間:2022-07-19 21:46:18 來源:壹點網 責任編輯:caobo

近年來,國內牧場的人工成本逐年遞增,飼料成本也不斷上漲,因此牧場的養殖成本也水漲船高,而養殖端的高成本也造成了目前我國原奶缺乏國際競爭力的現狀。近日悠然牧業副總經理許燕飛接受采訪時也表示,面對當前的壓力,只有提升牧場奶牛的單產能力,才能有效吸收當前成本上漲的壓力,保持牧場持續盈利、良性運營。在現代牧業中,由于高產和終生產奶量具有高度的趨同性,健康、高遺傳潛力的牛群才能代表未來高產牧場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大力推進基因檢測、奶牛胚胎移植技術等項目,加速牧場良種快繁勢在必行。

奶牛種業是奶業產業鏈的源頭和支柱,奶牛良種也是奶業發展的物質基礎;因此群體遺傳改良工作是當下提高奶牛生產水平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國牧場的奶牛種群主要由荷斯坦牛構成,盡管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奶牛自主育種體系架構基本形成,但國內育種基礎性工作依然薄弱、奶牛繁育新技術應用相對滯后。在此前行業調研中,寧夏某牧場6760頭荷斯坦牛每胎次的校正產奶量(胎次校正至1胎,泌乳天數校正至200天)顯示,其中75頭能達到16.3噸以上、126頭牛能達到14.4噸以上、306頭牛能達到12.8噸以上,然而這些優秀個體僅占牛群規模的6.5%,這充分說明了我國牧場種群具備高產的潛力,但種牛自主培育動力不足,傳統的人工授精改良過程緩慢,從而導致了牧場的種群質量參差不齊,平均單產能力不足的現狀。而隨著以力牧生物(原博裕力牧)為代表的生物育種企業不斷將奶牛胚胎移植技術落地,國內牧場也得以依托成熟的商業化良種快繁體系,加速其種群改良進程。

在發達國家中,奶牛胚胎移植技術早已普及,因此力牧生物在成立伊始,便堅持開展國際化合作,通過創立產學研一體化的創新研發平臺,力牧生物不斷攻關繁育技術,最終實現了卵母細胞回收率、IVF囊胚率、胚胎移植受胎率等多項技術指標均達到國際商業化水平,此外由于遺傳評估同樣是奶牛群體遺傳改良的關鍵,力牧生物還深研遺傳評估、基因檢測等技術,旨在通過完善的商業化良種快繁體系為牧場輸出“量身定制”的全套種群改良方案。

多年以來,力牧生物始終將“以種質提升改善中國畜牧業”作為企業使命,同時堅持以科技推動自主創新,并堅信商業化的良種快繁體系定能讓我國奶牛種業打出漂亮的“翻身仗”,從而助力牧場加速種群改良進程,實現高質量發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

上一篇:“為上海搓澡”,楊燁炘又一行為藝術火了
下一篇:最后一頁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