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電器有自保功能。如,有些吹風機有過熱斷電功能,如果上風口被堵,會很快停止吹風,這樣可以避免因過熱而著火。人體也一樣。在毫無防備的時候,手指碰到火或被針扎到,我們的第一反應是把手縮回來,這叫反射——人和動物通過中樞神經系統對刺激產生的規律性反應。反射分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縮手反射與生俱來,是非條件反射;望梅止渴需要后天習得,是條件反射。
今天,我來說說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
忽略自己的鼾聲
(資料圖片)
在生活中,很多人睡覺時打鼾,影響別人睡眠,卻不會吵醒自己。打鼾,指人睡覺時由于呼吸受阻而發出粗重的聲音。
人有一個神奇的功能:已經對自己打鼾的規律了如指掌,就會忽略自己的鼾聲,但是會被外界的其他聲音吵醒,如刮風聲、下雨聲,盡管那聲音遠不如自己的鼾聲響。很多人以為,打鼾代表睡得香,其實不一定。一些疾病也會引發打鼾,我們一定要重視。
腹瀉
吃壞肚子在日常生活中難免發生。我們吃了含有致病菌的食品后,食品的有害成分刺激腸道,腸道分泌大量腸液對抗它,腸道里的水一下子多了。這時,我們就會腹瀉。有時候,我們還會肚子痛,那是因為出現腸道痙攣,腸道受刺激引起腸壁肌肉收縮、蠕動加快腹瀉可以及時清除腸道內未被吸收的有害物。同理,嘔吐也是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之一。
痛覺
手指被刀割了,我們會痛。雖然我們把痛覺看作令自己不愉快的感受,但是痛覺在人類應對外界危險或自身疾病時非常重要。痛覺喪失,會使患者感覺不到身體正在遭受傷害,繼而無法進行相應調節。先天性無痛癥患者,其痛感的傳導受到阻滯,喪失了痛覺。完全喪失痛覺,意味著對有害刺激喪失了警覺,會造成嚴重的后果。從自我保護角度看,痛覺是很有意義和必要的。
打冷戰
天冷的時候,我們的牙齒“打起架”來咯吱作響,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溫度下降,皮膚中的溫度感受器發信號通知大腦,然后大腦讓所有的肌肉進入“備戰狀態”。肌肉不由自主地迅速收縮,于是有了凍得瑟瑟發抖的身體,頜骨帶動了牙齒。肌肉是人體的熱量來源之一,其中骨骼肌在體溫調節過程中是重要的產熱部位。
當然,我們也可以通過主動運動來產熱。有時,我們的皮膚會凍得發紫。皮膚呈現紫色,是紅細胞與氧結合后再離解導致的。人體在低溫環境中,血管先是收縮,以減少熱量流失,隨著受凍時間延長,神經會漸漸麻痹,血管開始擴張,血管中的血流減速,離解活動加劇,于是血液變成了紫色。
發熱
發熱是一種病理反應。正如前文所述,痛覺讓我們知道自己不舒服,發熱也可以發出警報,讓我們知道自己處于不適狀態。不會說話的小孩也會因發熱哭鬧,從而引起家長注意。發熱是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之一,是人體在調動免疫系統對抗感染時表現出來的癥狀。
除此之外,發熱能抑制病毒繁殖。拿感冒導致的發熱舉例,這時人體免疫功能明顯增強,有利于清除病原體和促進人體痊愈。所以,發熱對人體并非百害而無一利,不需要次次都吃退燒藥。但是,如果體溫高于38.5攝氏度或者精神狀態不佳,患者應及時按醫囑服用退燒藥。
文/陳永群
本文來自:《少兒科技》
原標題: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