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梅灣風情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十年沒來海南島了,驅車進入萬寧市興隆鎮海景公路,行至一個高坡觀景臺,忽見路旁停滿了車載商攤。朋友告訴我,這就是著名的石梅灣海景公路網紅打卡地。
石梅灣由兩彎“新月”組成,據說被世界旅游組織專家譽為海南現存尚未開發的最美海灣。此地不游,豈不枉行?
我在一個商攤上占了杯咖啡,一邊喝,一邊下山,向海灘走去,路旁斜聳一方塊巨石,上面刻有“薄暮漁樵”4個紅色大字,格外引人注目。正是出自唐代王維的《桃源行》,“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該詩題材取自東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陶淵明借虛構一位武陵漁人探水尋源的奇遇,通過描繪桃花源安寧和諧、自由平等、快樂幸福的生活,架起現實與理想溝通的橋梁,表達了對美好生活和理想世界的憧憬。
世人盡知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和英國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以及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理想國》,卻很少有人知道王維這首《桃源行》。石梅灣入口立著“薄暮漁樵”石碑,想必是暗示游人將要走進夢中仙山瓊閣、海上世外桃源。
石梅灣長6000米,整個海灣被茂密的青皮林所環抱。青皮樹又叫青梅樹,因樹皮呈青灰色而得名,錐圓形的樹葉生長十分茂盛,從外看給人密不透風的感覺。青皮樹屬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在我國僅存于海南島,且大都垂直分布在海拔300米以下的低地常綠季雨林或溝谷雨林中。據悉,石梅灣青皮林保護區是世界上僅存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片濱海青皮林,綿延蔥郁、深不可測的綠色海岸給石梅灣增加了一道神秘的嫵媚。
我們腳踏的這片海灘,像是游人露宿的營地,散落著各色帳篷、房車、木屋、吊床、酒吧和沙灘摩托。靠近海水的“荒野沙灘酒吧”拽住了我們的腳步,游客們點好啤酒、鳳梨汁、水果、小吃,各自開始了自己喜愛的活動。有的躺在松軟的氣墊上休憩,有的在沙灘上悠閑漫步,有的卡拉0K舒展歌喉,有的面對大海忘情拍照,還有的騎上滑板撲進波濤沖浪……
好一幅海上世外桃源景象!舉目四顧,藍天白云,碧海銀灘,青山綠樹,奇石黑礁;側耳聆聽,波浪轟鳴,海風吟唱,鷗聲輕揚,歡歌笑語。美景仙樂天然混合、渾然一體,令人心曠神怡、遐思飛翔。此時,心境靜謐,萬物順心,人類和諧,自然安詳,宇宙平和。好一個令人向往的烏托邦!
在文人騷客看來,所見所聞所思所感,都可以作為寫作的素材、題材。朋友謬贊我“一景一詩詞,一人一故事,一事一感慨”,實不敢當,但這確實是寫作者追求的境界。如果說田野里生長的五谷好比寫作的素材,那么,面對如此美景寫就的文章,就是用新鮮五谷烹飪出的鮮香米飯,填好的詩詞則是用精選雜糧釀造出的甘醇美酒。米飯飽肚、養身,美酒舒心、暢懷,皆我所需、所愛也。
在石梅灣,見不到商攤主人熱情拉扯攬客、刻意兜售叫賣,一切都是那樣的悠閑自在、順情隨意,攤主之意似乎并不在售賣,更在于放松自我、欣賞自然,與游客共同營造“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物我兩忘境界。
有感于斯,特填《浣溪沙》詞一首,立此存照,以抒古今中外理想國夢想情懷:“《理想國》書境界高,《桃花源記》領風騷。《烏托邦》卷競妖嬈,‘薄暮漁樵’新寫意。石梅灣美醉波濤,《鏡花緣》里笑逍遙。”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