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華夏科技學堂”活動中,我們認識了古代最早用來觀測星體和測定經緯的儀器——渾儀。由于渾儀在發展中圈環增加,影響了觀測的準確度,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根據唐宋渾儀的原理,將渾儀加以改進,制成了一種觀測更方便、結果更清晰的天文儀器——簡儀。這一期活動,就讓我們一起學習簡儀,了解它的主要結構和觀測方法,并使用簡儀體驗觀測星空吧!
(圖片出自“華夏之光”展廳展品)
(資料圖)
簡儀是天文學家郭守敬于公元1276年創制的一種測量天體位置的儀器。因為它是將結構繁復的唐宋渾儀加以革新簡化而成,所以稱為簡儀。它由獨立的赤道裝置和地平裝置組成,可以分別測量出天體的赤道坐標和地平坐標。它的地平裝置由立運環和陰緯環組成,赤道裝置由赤道環、百刻環和四游雙環組成,雙環中間有一根窺衡,窺衡的兩端分別安裝有十字絲裝置,有人認為這是現代望遠鏡十字絲的鼻祖。
(圖片出自“華夏之光”展廳渾儀展品)
本次“華夏科技學堂”將帶領觀眾們一起走近簡儀、了解簡儀的每個部件,親身實踐用簡儀觀測星空的樂趣,還會帶領大家拼插一個精美的簡儀小模型。
(圖為本次活動實驗套材)
還等什么呢?快關注以下信息,抓緊掃碼加入古代天文儀器“簡儀”的探秘之旅吧!我們期待您的參與。
【活動名稱】
璣衡簡化成大器,觀星測距妙解析——“華夏科技學堂”教育活動
【活動時間】
2023年4月16日周日(14:00——15:00)
【活動地點】
中國科技館主展廳一層,“華夏之光”展廳體驗區
溫馨提示:此次課程需要觀眾提前自行預約購買中國科技館主展廳門票
注:以上課程安排如有變化,請以最終電話通知為準。
【入館須知】
參加活動的觀眾請提前準備身份證、從中國科技館西門接受安檢進入,活動當天請您提前10分鐘入場。
【報名要求】
8-12歲親子家庭參與,名額有限,約滿為止,預約成功與否以電話通知和確認為準。本次課程預約后如因故不能參加,需提前請假,否則當次教具不配發、不另行補課。
【預約方式】
請識別下方活動二維碼進行活動預約,預約報名截止時間為4月14日(周五)12:00。如果您在4月14日(周五)16:00前未接到確認電話,則報名未成功。
【活動要求】
1. 活動開始前,觀眾需在“華夏之光”展廳入口處進行手部消毒,并在“華夏之光”展廳體驗區集合,進入展廳后請聽從安排,隔位就坐參與活動。
2. 活動過程中,觀眾需全程佩戴口罩,禁止聚集、接觸、打鬧。活動結束后,請觀眾在工作人員的組織下有序離場。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