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中國測繪地理信息的輝煌成就引世界矚目

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舉辦主會場——德清國際會議中心。測繪人員...

為什么辦不出屬于中國自己的一流科技期刊?

為什么辦不出屬于中國自己的一流科技期刊?對于中國科技界來說是個大...

研究發現南極磷蝦對海洋酸化有適應能力

據澳大利亞研究人員最新發現,在海水逐漸變酸時,成年南極磷蝦能夠...

兩千年前,誰在大雁燈下品美酒

青銅壺和從壺里專門盛出來的美酒已經轉移到了實驗室墓中發現的大雁...

緬甸北部發現喬木新種克欽木蘭

全球共有大約350種木蘭科植物,由于屢遭濫伐、環境變化以及自身繁殖...

4種松露遺傳路徑與基因組公布

英國《自然·生態與演化》雜志14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科學家公...

“聯盟”號發射失敗后 俄羅斯將再發飛船

俄羅斯明天發射的貨運飛船將為國際空間站送去重約2 5噸的貨物,這...

古DNA揭示美洲人的“根”

圖片來源:CRAIG STENNETT來自巴西亞馬孫河流域的蘇瑞人攜帶著澳大...

小行星殖民時代即將到來,你準備好了嗎

第二看臺歐洲新太空經濟大會11月底將在盧森堡舉行。在中國科學院國...

神奇的藥湖和班公湖

世界上的湖泊成千上萬,其中神秘而又奇特的湖泊更是數不勝數,例如...

庫布其的綠色“精靈”

在我國第七大沙漠的庫布其沙漠腹地,羊柴和花棒綻放著鮮艷的紅花,...

小豬能辨別人臉?

你家的寵物認識你嗎?對于動物是否真能記住和辨認人的這個問題,科學...

什么是納米微球?它有何用途?

微球,是一種直徑比頭發絲還小的現代工業基礎材料,沒有它,手機屏...

俄歐火星漫游車將著陸奧克夏平原

ExoMars漫游車將于2021年登陸火星(藝術效果圖)據英國《獨立報》11日...

白鰭豚為什么快要滅絕了!

1998年11月14日,專家稱珍奇物種白鰭豚將在20年內滅絕。今天,我們...

增加戶外活動時間可降低兒童近視風險

據英國《衛報》11月6日報道,英國研究人員表示大人們應鼓勵兒童進行...

命懸一線!心梗時千萬不能做的四種做法

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多發生在起病的1小時內,但不少人偏聽錯誤的急救...

年輕人脫發 可能是飲食問題

提到脫發,不少人想到的是人到中年甚至步入老年,發際線節節后退、...

食量減少40%或能多活20年

英國倫敦大學健康老化研究所研究發現,食量減少40%可能讓壽命延長20...

降溫了 小心冬季流感

一轉眼,立冬至,流感高發季又到來了。如何安然度過流感季,一起聽...

中國"人造太陽"EAST裝置實現1億攝氏度等離子體運行

新華社合肥11月12日電(記者徐海濤)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Rocket Lab首次商業發射:將七枚航天器送入軌道

網易科技訊 11月12日消息,上周六,美國航天初創公司火箭實驗室(Ro...

專家談朱雀一號:相比SpaceX 藍箭首射就是三步跳

2018年10月27日,甘肅酒泉,朱雀一號首發未能成功入軌。視覺中國 ...

SpaceX擬下調1584顆網絡衛星軌道 為減少太空碎片

11月10日消息,據TechCrunch報道,SpaceX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

馬斯克擬將獵鷹9號火箭改為迷你BFR提前技術測試

11月10日消息,據CNET報道,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正在研發的B...

“雪龍”號穿越“第四極”馬里亞納海溝向南極行進

雪龍號極地科考船7日通過有著地球第四極之稱的世界最深海溝——馬里...

有驚無險!蛟龍號7000米海試中與母船失聯1小時

改革開放40年那些不為人知的瞬間按照操作規程,如果通訊中斷15分鐘...

想引領大洋鉆探國際合作 科學技術和運作能力上也得達標

想要引領國際合作,我們就必須在科學技術和運作能力上也達到國際水...

航展上,蘊含著下一代戰爭的蛛絲馬跡

11月6日,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又稱中國航展)在廣東省珠...

天然磁石勺能指南嗎

黃興制作的磁石勺天然磁石黃興供圖王振鐸制作的磁石勺前段時間,因...

彩虹-7大型無人機首次驚艷亮相

6日,在廣東省珠海市開幕的2018年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2018年中...

一“碼”當先,向工業物聯網進軍

隨著2018世界物聯網大會在江蘇無錫落下帷幕,萬物相連的概念在公眾...

如何選購、使用不銹鋼制品?想要用得健康有竅門

不銹鋼具有良好的防腐蝕性,既耐用又易清洗,因此很多家庭都會選擇...

一顆大爆炸后第二代恒星“現身” 年齡135億歲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5日報道,美國天文學家已經找到了宇宙中最古老恒...

南極科考,遠洋運輸 無人船時代“啟航”

圖為2017年通過船級社證的3 88萬噸大智號智能貨船受訪者供圖本報記...

好奇號“故地重游”:將在奧卡迪湖展開鉆探工作

時隔 240 個火星日,研究人員終于想出了改進的方法。由于無法穿透...

太陽為何還沒燃燒殆盡?只因產熱效率太高又年輕

據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天文學教授凱瑟琳·皮拉喬斯基(Catherine Pilac...

新一代全域攻防裝備體系亮相珠海航展

11月6日,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簡稱珠海航展)隆重開幕,...

我國首艘導彈無人艇公開亮相

6日,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正式拉開序幕。會上首次公開展...

先睹為快!2018珠海航展精品都在這

‘紅鷹’飛行表演精彩上演;中國無人戰機‘暗劍&rsqu...

“黎明”號完成探測小行星帶使命 將停留谷神星軌道

黎明號完成探測小行星帶使命將繼續停留谷神星軌道數十年據美國國家...

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正式啟動 預計耗資47億美元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道,科學家近日在英國倫敦正式啟動了一個龐大的...

時間是文物最大的敵人,用科技更好地呵護文物

時間是文物最大的敵人,絡繹不絕的到訪者也會不斷改變儲藏環境的濕...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