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環球今頭條!減少聽力障礙,科學佩戴助聽器

發布時間:2022-08-18 18:56:18 來源:科普時報 責任編輯:caobo


【資料圖】

科普時報訊(記者項錚)“世界衛生組織把健康定義為身體、精神和社會生活的完美狀態。聽力與健康息息相關,聽力障礙不單純是聽不到和聽不清,還會引發認知衰退、焦慮抑郁等精神健康問題。研究表明,科學佩戴助聽器可以有效減少聽力障礙帶來的諸多健康問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科研究所王碩研究員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世界聽力報告》,全世界范圍內,60歲以上人口殘疾性聽力損失約2.49億,預計到2050年致殘性聽力損失人口約7億。在我國,2016年聽力殘障人口約7000萬,其中65歲以上聽力殘障人口約4917萬。聽障問題不容忽視,而我國人工助聽設備的使用比例不足10%。

“聽力康復的原則是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王碩告訴記者,“醫生要有準確的診斷、準確的干預,患者要有穩定的心態、穩定的信念。”

助聽器是幫助人耳聆聽的工具。它是一種提高聲音強度的裝置,可幫助某些聽力障礙患者充分利用殘余聽力,進而補償聾耳的聽力損失。作為一種聽力康復手段,它不能使聽力障礙患者的聽力恢復至正常,但能將聲音放大到患者能夠聽見的水平,幫助聽力障礙患者更好地與人交流。

然而,部分使用者可能因為某些因素不能很好地佩戴助聽器,比如有些老年人擔心浪費電池,有些人擔心夏天熱出汗,有人則需要接聽手機的時候不影響佩戴助聽器,因此會減少佩戴頻率。目前,市場上有防水、防汗、可充電等類型的助聽器產品,以便聽障人士在泳池、健身房等場合佩戴。專家提醒,挑選助聽器應到門店進行咨詢和試聽,根據智能穿戴系統或者聽力需求選擇適合的助聽器。

標簽: 聽力障礙 聽力損失 世界衛生組織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