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耳叔叔:
(資料圖片)
您好!
我很害怕和女生交流。班級的女生稍微靠近我一點,就會讓我緊張得不知所措,渾身肌肉都會緊繃起來,說話也變得結結巴巴。我從小學開始就有這樣的“毛病”,到了高中就更加嚴重了。開學時我跟隔壁班女生聊了幾句,看著對方皺起眉頭,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我心里很受傷。
我的爸爸是名退伍軍人,從小就要求我像軍人一樣走路昂首挺胸,大聲講話,不能沒有男子漢氣概。只要我有一點做得讓他不滿意的地方,他就罵我“跟個娘們似的”。我每天都小心翼翼地,時間久了,我好像形成了條件反射,把異性和害怕聯系在一起了,不知為什么想到女生就害怕,看到女性就更害怕了……
小高(化名)
========================
小高同學:
你好!
感謝你的信任。老師首先要表揚你,你會覺察自己的狀態并給自己的現狀進行了歸因。
我能夠感受到你在同異性交往時出現的不適心理,在你的歸因中,你提到家庭教育對你現狀的影響。心理學上,有一種反射叫“操作性條件反射”,它是在無條件反射基礎上,經過后天的訓練和不斷地強化而建立起來的反射活動的高級形式。由于你的原生家庭在不斷強化要避免“娘娘腔”的行為,導致你很害怕變成你爸爸口中的“娘娘腔”,無意識中形成了一種對異性恐懼的條件反射。
但如果我們一味地逃避和回避,只會讓癥狀加深。你對異性恐懼是因為你的心里有很多焦慮的情緒。我們可以先分析一下,什么情境會讓你感覺很焦慮?這種焦慮的感受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我們先來識別一下焦慮的等級,也給害怕劃分一下等級。第一級是1米內面對面交流,并時不時地注視對方的眼睛,這種情況導致極度焦慮和害怕;第二級,不直視對方,側過頭和對方說話也會導致焦慮和害怕;第三級,在幾米以外能看得見對方的情況下進行電話溝通也會導致輕微焦慮和害怕。
劃分完等級后,你試著學會做一些放松冥想,從第三級場景開始,想象自己在一個放松狀態,和幾米以外的異性朋友隔著玻璃,看著對方,用電話暢聊。如果這個場景能適應了,可以向第二級切換,最后到第一級。如果切換到第一級感到非常難受,覺察到自己很緊張,可以立刻停下來,轉移注意力,看看窗外的風景,轉移對那個緊張的情緒感知。如果這種緊張的心理還沒有得到緩解,可以嘗試焦慮延展,即緊握拇指,用力握緊,然后松開,以10次為一個單位,連續嘗試3次后你或許就會發現自己不再那么焦慮了。
另外,老師也給你留一個作業,你可以嘗試做一下:從每天和異性老師和同學問好開始,兩周后改成每天不少于和女性交流三句以上。你試試看!堅持下去,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加油!
大耳叔叔
========================
案例反思
生活中,我們常說“越怕啥,就越來啥;越回避啥,就越容易出現啥”。其實,這也是一種內心恐懼過程的操作性條件反射。這種恐懼行為是無意識的,會悄悄地來到我們的身邊。面對生活中經常出現高壓下的操作性條件反射的行為,我們不僅要學會去識別,還要學會用既定的模式去應對。
(作者系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心理高級教師、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心理治療師)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