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鳥的旅行”科普展人與鳥類間的對話

發布時間:2023-05-02 12:44:03 來源:新浪網 責任編輯:caobo


【資料圖】

本文轉自:青年報

本報訊 記者 孫琪 每年,數以十億計的鳥類踏上遷徙之旅,尋找更好的棲息地、食物和繁殖機會,這是一直讓無數人著迷的自然現象。近日,阿拉善SEE東海項目中心聯手一噸計劃共同策劃的原創科普展覽“鳥的旅行”在上海陸家嘴中心開幕。

本次展覽以“鳥類的遷徙”為敘事線索,以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具有代表性的5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鳥類形象為基礎,通過將鳥類遷徙和人類的旅行類比,展出了一系列關于“候鳥遷徙”的藝術品、照片、影像資料和藝術裝置,創造了人與鳥類之間的對話,并強調了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引導人們反思工業文明下人與自然的關系。

近年來,阿拉善SEE與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共同開展“守護東灘護鳥飛”保護行動,并以海洋漂浮垃圾污染為切入點,打造“清潔濕地”品牌項目,引導退捕漁民、學生、社區居民、社會企業參與清潔濕地活動以及濕地科普教育活動,為社會公眾提供了參與自然保護實踐的機會,也進一步推動了東灘社區共建、共治、共享的家園守護圈建設。

本報訊 記者 孫琪 每年,數以十億計的鳥類踏上遷徙之旅,尋找更好的棲息地、食物和繁殖機會,這是一直讓無數人著迷的自然現象。近日,阿拉善SEE東海項目中心聯手一噸計劃共同策劃的原創科普展覽“鳥的旅行”在上海陸家嘴中心開幕。

本次展覽以“鳥類的遷徙”為敘事線索,以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具有代表性的5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鳥類形象為基礎,通過將鳥類遷徙和人類的旅行類比,展出了一系列關于“候鳥遷徙”的藝術品、照片、影像資料和藝術裝置,創造了人與鳥類之間的對話,并強調了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引導人們反思工業文明下人與自然的關系。

近年來,阿拉善SEE與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共同開展“守護東灘護鳥飛”保護行動,并以海洋漂浮垃圾污染為切入點,打造“清潔濕地”品牌項目,引導退捕漁民、學生、社區居民、社會企業參與清潔濕地活動以及濕地科普教育活動,為社會公眾提供了參與自然保護實踐的機會,也進一步推動了東灘社區共建、共治、共享的家園守護圈建設。

標簽:

上一篇:“醫”起科普:PICC患者居家護理要注意的那些事兒
下一篇:最后一頁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