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人們容易出現頭痛、頭暈甚至嘔吐、腹瀉等中暑癥狀。
防暑降溫,許多人愛用藿香正氣水、風油精、人丹等,但這些藥并非適用于所有的中暑癥狀。不同的解暑藥,其功能也不盡相同,不能隨意使用。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暑濕入體,用藿香正氣
中醫認為,中暑分“陽暑”和“陰暑”兩大類。我們平時所指的中暑大多指“陽暑”,患者多在烈日下勞作,或長途行走,或因在高溫、通風不良、濕度較高的環境下長時間勞作所引發,表現為突然出現頭暈胸悶、高熱汗出、面紅目赤、煩躁不安、大渴大汗、喘促氣粗等。
而在人們疲勞體虛時,暑邪和濕邪常會相伴侵襲人體。如果夏天人們久待室溫很低的空調間,或是為了解熱而貪涼吃了大量生冷食物,而由此身體不適引起夏季暑濕感冒、胃腸炎等疾病,出現頭痛、發熱無汗、胸悶惡心、頭暈乏力等癥狀,這就屬于陰暑,治療陰暑的藥為方劑“香薷散”。胃腸炎等暑濕感冒服用藿香正氣類藥物比較合適。
風油精防暑,作用有限
中暑頭暈時,有人會選擇涂抹一些風油精在太陽穴或鼻孔里,以為這樣就可以解決問題。
“但其實,風油精的主要功效是清涼、止痛、祛風、止癢,可用于蚊蟲叮咬、傷風感冒及其引起的頭痛、頭暈等。
對于防治中暑,風油精的作用很有限,僅僅能在輕微中暑時緩解一下頭暈頭疼所帶來的不適感,提提神,但不能從根本上解除中暑癥狀。對于已經中暑的人,一定要及時通風,進行物理降溫,多喝涼白開。”王昊建議。
另外,風油精中的樟腦等成分,具有揮發和滲透作用,會影響胎兒和新生兒安全,故孕婦和嬰兒禁用。皮膚有燙傷、損傷、潰瘍、外擦后皮膚出現皮疹和瘙癢者也應及時停用。
仁丹和人丹,功效有不同
“仁丹”和“人丹”是同音不同字的兩種藥,都是較好的解暑中成藥,但兩者藥物成分和功效稍有些不同。
仁丹偏重于清暑開竅、消暑解熱,用于因暑熱所致的頭昏目眩、頭痛、惡心胸悶等癥,更適合因暴曬導致的中暑患者服用。
人丹偏重于祛風健胃,適用于暑濕傷及脾胃引起的消化不良、胸腹滿悶、惡心嘔吐等癥狀,也適用于輕度中暑、暈船、醉酒等。
因為仁丹中含有朱砂,服用時要注意不可超量服用,孕婦應避免服用。同風油精一樣,人丹也含有樟腦成分,因此,孕婦也不宜服用。三歲以下兒童應慎用。
在服用人丹期間,不宜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兒童、孕婦、年老體虛以及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十滴水能治中暑,不能防中暑
十滴水具有健脾、祛風清涼的功效,對于中暑所致的頭暈、惡心、腹痛、胃腸不適等癥有良效,故名“救急十滴水”。
近幾年來臨床應用發現,十滴水外用還可治療痱子。但對藥物過敏、妊娠期婦女、酒精過敏者禁用,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人群慎用。
需要指出的是,十滴水適合已經中暑的人使用,多用于病程僅數十分鐘或數小時的急癥,盡量避免預防使用。
清暑益氣丸,適合氣虛中暑者
清暑益氣丸擅長祛暑利濕、補氣生津,適用于出現平素氣虛,又受暑濕證,頭暈身熱、四肢倦怠、自汗心煩、咽干口渴癥狀的人群,對于氣虛中暑的老年人或身體虛弱的病人更適合。
王昊還提醒說,中暑高熱的情況下禁用清暑益氣丸。又因為該藥物組成中含有人參,所以服藥時不可以同含有藜蘆、五靈脂等成分的中藥同服。服用時最好使用姜湯或溫水送服。
防暑的幾點建議
1.防暑藥只能緩解輕度中暑癥狀,嚴重者要早送醫院治療。
2.中暑后應盡快遠離高溫環境,先物理降溫再吃藥。
3.沒有不適癥狀時,服用防暑藥意義不大。
4.家庭防暑可常備綠豆湯、鹽開水、苦瓜、黃瓜、金銀花、菊花之類的消暑降溫食物,它們解暑效果好且沒有副作用。
本文來自《健康養生》
標簽: 清暑益氣丸 藿香正氣 藿香正氣水 暑濕感冒 滲透作用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