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ixabay/CC0 Public Domain
【資料圖】
人們將透過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對50光年外的“超級地球”進行首次觀測,美國宇航局NASA預期觀測到的景象將會如“夢魘般的世界”。
這顆代號為“55Cancrie”的行星軌道距離其中央恒星非常近,這讓行星表面簡直就像圣經(jīng)里所描述的地獄一樣:是一個持續(xù)燃燒的熾熱世界。根據(jù)NASA的數(shù)據(jù)顯示,55Cancrie距其恒星的距離不到150萬英里,約為水星到太陽距離的1/25。美國宇航局上周報道說:“由于其地表溫度遠高于典型巖石礦物的熔點,我們認為,星球的表面在白天會被熔巖構成的海洋所覆蓋。”
“想象一下,如果地球離太陽那么近。近到公轉時間不是一年而是只有幾個小時。近到太陽的引力將會讓地球的一面始終受著陽光灼熱的烘烤,而另一面則沉浸在無盡的黑暗中,與此同時陽光將使海洋沸騰,巖石融化,云層也會下起熔巖雨。”但NASA表示,我們的太陽系中并不存在類似的情況。
圖片來源:pixabay
科學家們希望更多地了解這顆星球,該行星是否存在同步自轉,即該行星的一面始終面向恒星,還是它的自轉方式像地球一樣可以區(qū)分白天和黑夜。根據(jù)美國宇航局NASA的另一個更小功率的太空望遠鏡斯皮策號的初步拍攝視圖顯示,行星55Cancrie上發(fā)生著一些神秘現(xiàn)象,即其最熱的地方并非在直接面向恒星的部分。NASA表示,有一種理論對此可以解釋,即該行星上“存在一種動態(tài)的大氣層,可以帶動周圍的熱量”。另一種猜想認為,55Cancrie的自旋創(chuàng)造了白天和黑夜,但卻帶來了噩夢般的結果。美國宇航局稱:“在這種情況下,熔巖的表面會在白天升溫、融化甚至蒸發(fā),從而形成了韋伯望遠鏡所觀測到的非常稀薄的大氣層。而到了晚上,蒸汽會冷卻并凝結成熔巖滴,這些熔巖會像雨點一樣落回地表,隨著夜幕降臨,又會變成固體巖石。”
圖片來源:pixabay
NASA表示,該項目的第一年將致力于研究行星55Cancrie和無空氣行星LHS3844b,以試圖厘清類地球行星的演化過程。
作者:Mark Price
翻譯:范嘉豪
審校:董子晨曦
引進來源:夏洛特觀察報(The Charlotte Observer)
標簽: 持續(xù)燃燒 是否存在 科學家們 幾個小時 夜幕降臨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wǎng) - 科普類網(wǎng)站
聯(lián)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wǎng)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wǎng)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jīng)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