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行業】上海推出十條養老機構紓困政策 養老業務逐步恢復

發布時間:2022-06-28 16:50:36 來源:第一財經 責任編輯:caobo

“目前,公司的三個業務板塊,養老業務、醫療業務以及長護險業務等正逐步恢復,我們在努力彌補之前業務的損失。”在憂心了兩個月后,王瑾終于喘口氣。

王瑾是上海一家養老服務機構的負責人,受疫情封控影響,過去一段時間,公司主要業務無法開展,導致收入銳減;同時還面臨巨額的成本支出,每月員工工資、物資采購等費用合計需支出500萬元左右,這給公司帶來較大的資金壓力,一度讓她憂心忡忡。

如今,隨著上海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公司主營業務也逐步恢復,但這種恢復并非一蹴而就,受多重因素影響,有些業務雖然復工但并未復產。值得一提的是,為進一步緩解養老機構在疫情防控中面臨的階段困難,提振養老服務行業發展信心,日前上海推出十條養老機構紓困發展政策,包括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向養老機構發放一次抗疫補貼等。

主營業務逐漸恢復

年來,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快速來臨,監管層面出臺了諸多養老領域的政策規劃。其中,作為養老照護服務保障供給模式之一的長護險,正在成為補足老齡人口護理服務缺口的重要途徑。

王瑾公司的主營業務之一就是長護險。她向記者算了一筆賬:長護險業務正常每月收入在700萬元左右,醫保回款的周期會滯后2個月,在疫情封閉情況下,工作人員無法為老人提供居家服務,公司長護險業務全面暫停,4月和5月沒有開展服務,這意味著6、7月沒有醫保回款。

“但這期間,我們仍要按照政府最低生活保障要求確保員工的基本收入,每月需支出400萬元,加上其他物資采購,比如防疫物資、醫藥品、蔬菜等,再考慮到疫情期間物價上漲因素,即便壓了再壓,每月固定支出也要500萬元。”這對于養老服務型企業的現金流影響較大。

除了長護險,公司還有社區養老業務和醫療業務。但受疫情影響,公司與政府合作的社區養老項目所涉及的2021年項目年度審計、2022年項目合同續約流程都將延期,這使得相關服務的應收賬款無法到賬,進一步加大了公司的資金壓力。

如今,隨著上海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公司情況逐步好轉。“慢慢變得好起來了,像養老業務、醫療業務以及長護險業務都逐步恢復了。”王瑾說道,但完全恢復仍需時間,一些業務并不是馬上就能全部恢復,比如社區養老和長護險業務仍處于復工未復產的狀態。

而為了維持公司運轉,記者了解到,王瑾也尋求了來自銀行的信貸支持。疫情期間,公司續做了一筆1000萬元的貸款,來自交通銀行,雙方是以“項目貸”的形式合作,用醫保回款賬戶作為抵押;同時,貸款利率也有下降,從去年的4%降至今年的3.7%,解決了公司的燃眉之急。

但即使有銀行貸款,由于業務尚未完全恢復,公司仍需更多支持。比如,在金融領域,針對養老機構的金融服務有待進一步完善。王瑾舉例稱,養老企業在資金使用上往往具有需求小、時間急、周轉快等特點,單純沿用對大企業的貸款品種和貸款審查方式,難以滿足養老企業經營上的需要。

“目前,到銀行去辦理一筆貸款,通常需要經過多個審批環節,時間少則1個月,如果加上擔保、抵押、登記、評估、保險、公證等程序,一筆貸款從審批到發放,一般需要3個月左右的時間。”王瑾說道,審貸流程無法滿足企業短、、快的要求。

上海出臺十條紓困政策

王瑾所在的公司是上海養老服務機構的一個縮影,受疫情影響,還有許多養老機構面臨經營挑戰。目前,養老問題已成全社會關注的熱點,作為市場化手段的補充,養老服務機構的發展進一步完善了社區居家養老以及普惠型養老,是養老服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日前,為緩解養老機構在疫情防控中面臨的階段困難,提振養老服務行業發展信心,上海多個部門聯合推出《上海市扶持養老機構紓困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圍繞財政補貼、房租減免、貸款貼息、信貸延期等方面做出了明確支持。

具體而言,在金融扶持領域,支持對養老機構實行貸款延期及無縫續貸等扶持措施。鼓勵金融機構滿足養老機構的合理、有效信貸需求,按市場化原則合理續貸、展期、延期還本付息、調整還款安排,不影響征信記錄,并免收罰息。

另外,推動試點銀行將無縫續貸服務對象拓展至養老機構。積極開發線上無縫續貸產品,按照“零門檻申請、零費用辦理、零周期續貸”導向,支持養老機構融資周轉無縫續貸;鼓勵銀行類金融機構設立企業紓困專項貸款,由在滬銀行向養老機構提供優惠利率的紓困貸款。

為了解決養老機構的融資難題,上述政策措施還提到,對受疫情影響較大、信用良好、存在經營困難的養老機構向商業銀行申請貸款,通過市融資擔保中心(中小微企業政策融資擔保基金),以批次擔保貸的形式為符合條件的養老機構貸款提供擔保,并對融資擔保費予以全額補貼。對符合條件的養老機構貸款按照利率50%的標準提供利息補貼,切實紓解機構資金困難,降低機構融資成本。相關資金由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承擔。

除了傾斜信貸資源外,十條紓困政策還為養老機構送上了真金白銀的支持,如明確表示對養老機構消殺和防疫支出給予補貼支持,并向養老機構發放一次抗疫補貼。對2022年3月以來本市實行封閉管理的養老機構(不含財政全額保障的事業單位),按照其實際收住老年人數,以500元/床位的標準,由區級財政給予一次運營補貼。每家養老機構補貼下限1萬元、上限20萬元。

而且,政策還要求向養老機構發放一次穩崗補貼。對養老機構(按事業單位登記的除外),不裁員少裁員的,按照養老機構申請時上月按規定繳納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費人數計算,給予每人600元一次穩崗補貼,每戶機構補貼上限300萬元,鼓勵養老機構穩崗留崗。

政策同時提及,對符合條件的養老機構實施階段緩繳社會保險費政策。具體要求為,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受疫情影響較大、生產經營出現暫時困難、2022年4月以來累計一個月及以上無法正常生產經營且2022年1月至5月發生累計虧損的養老機構,可申請緩繳社會保險費的單位應繳納部分,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等。

在王瑾看來,上述一系列政策為企業送來了“及時雨”,尤其是補貼、房租減免的相關措施。“我們內部正在研究政策,看能申請哪些補貼,適用哪些措施。”

標簽: 養老業務逐步恢復 公司主營業務也逐步恢復 養老機構紓困政策 向養老機構發放一次性抗疫補貼等

上一篇:1萬個比特幣能套現嗎?比特幣怎么交易提現?
下一篇:最后一頁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