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環球快資訊:向世界分享中國研究成果,《江河》首刊在京對外發布

發布時間:2022-08-24 22:56:47 來源:科普時報 責任編輯:caobo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科普時報記者 胡利娟

8月24日,中國水科院主辦的“江河國際論壇”在北京以線上線下結合方式舉辦。來自國內外知名院士、資深專家學者,共同圍繞江河治理的理念變革與新技術應用等議題進行學術交流。《江河》(River)首刊同期對外發布。

中國水科院供圖

江河是地球的動脈,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是孕育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生命線。從尼羅河到兩河流域,從恒河到黃河長江流域,江河哺育了燦爛的古文明,也締造了現代的輝煌,更是人類社會實現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重要紐帶。

然而,與江河戰略、理念、技術、管理蓬勃發展構成鮮明對比的是,當前國際社會依然缺乏致力于“江河”相關研究的期刊平臺。作為中國最大的綜合性水科研機構,中國水科院發起創辦了《River》學術期刊。

中國水科院院長匡尚富指出,《River》期刊涉及江河相關的自然與社會全系統,覆蓋從源頭到海洋的全過程,為有關江河的最新理念、前沿理論、創新科技提供優秀的論辯平臺,為全球各地具有啟發意義的治水實踐和成功案例提供良好的展示窗口。

斯德哥爾摩水獎獲得者、格拉斯哥大學客座教授阿西特·比斯瓦斯指出,《River》期刊提供了就全球和各國可持續發展水目標進展進行交流的平臺,其內容涵蓋與河流相關的所有生態系統及其直接和間接的經濟、社會、政治、環境和文化影響,探討與江河相關的人口變化、城市化、旅游業、技術等,將促進江河可持續管理水平提高。他引用了孔子的“學以致用”觀點,特別強調《River》將研究成果應用于改善地球上的生活和環境。

Wiley出版社副總裁歐哲和中國區出版總監吳燕表示,作為跨學科的新平臺,《River》期刊將成為科學界的智庫,進一步豐富青年科學家的科研經驗。Wiley出版社期待與中國科研機構與相關單位攜手合作,深化伙伴關系,向世界分享中國研究成果,共同推進全球知識進步。

論壇開幕式后,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科院教授王浩,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倪晉仁,英國格拉斯哥大學教授塞西莉亞·托塔哈達,中國水科院特聘教授菲利普·顧博維爾等國內外院士專家分別做報告,聚焦“人河之緣: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變化背景下江河挑戰與應對”“全球大趨勢對水領域的影響”“智慧江河管理:下一步是什么?”等主題,從解析典型的沿河人口聚集模式闡明民族聚集與文化形態在地理空間表現出的多樣性特征,揭示宜居環境與文化繁榮之間的關系;從江河的形成與演變、造就生物多樣性和孕育人類文明等方面論述江河的重要作用;以水的直接和間接使用現狀為例,討論全球水資源發展大趨勢對人類用水習慣和用水格局的影響;從科學平衡江河開發與保護的關系、提升氣候變化背景下江河開發利用的適應能力、提升江河治理的智慧化水平、形成更加公平和可持續的江河利用模式、構建天人合一的新時期治水思路等方面提出了未來的江河研究方向。

標簽: 研究成果 人類社會 格拉斯哥大學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