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俗話說“秋蚊猛如虎”,立秋以來,市中研附院接診的“蟲咬皮炎”患者明顯增多。市中研附院皮膚科主任醫師聶振華提醒,秋季天氣涼爽了許多,但依舊是蚊蟲活躍的季節,市民外出郊游時要扎好袖口、褲腿,室內要及時采取滅蟲措施。
丘疹性蕁麻疹又稱“蟲咬皮炎”,是指皮膚被昆蟲叮咬后發生的局部皮膚過敏和炎癥反應。往往分批發生于臂部、腰部及四肢,也可出現于頸部及軀干。突然發生的豆粒大小的風團樣丘疹,皮損頂端可有水皰、膿皰或結痂。有的患者可出現含清涼液體的大皰,有的為出血性水皰或風團,數目不定,三五成群或零星散布;皮損往往季節性復發引起劇癢。劇烈搔抓可引起皮抓破、血痂或繼發性感染,有時引起濕疹化或苔蘚樣變,有的患者長年累月的不愈而轉變成結節性癢疹。
“蟲咬皮炎”大多數病例的發生與昆蟲叮咬有關,常見的如跳蚤、虱子、螨、蚊、臭蟲、蠓蟲、蜂、蜱等,昆蟲叮咬時注入皮膚的唾液可能導致人體出現過敏反應。有時可能出現嚴重過敏反應,如過敏性休克或發生呼吸困難、頭暈等,需要立即到醫院進行治療。皮損沒有積極處理的話,可出現繼發感染,建議患者出現相應情況后要及時就醫。伴有發熱、局部腫脹的患者,有時需要一些血液化驗排除感染性疾病。(記者狄慧)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