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了的人最想的是,把病給治好、根治,但是在醫生看來,很多病并無法根治,只是要控制病情,延緩器官功能的破壞。
這5種病,誰說能根治,那就是在騙你的錢!千萬別上當!
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神補…今天國內5大頂尖醫院專家道出健康真相,看完心中一定會柳暗花明。
高 血 壓?
講述人:王耀獻,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院長
繼發性高血壓是可以根治的,只要把原發病治好了,血壓自然就正常了。
但原發性高血壓病是由于全身小動脈因為各種原因出現攣縮、管壁增厚、管腔狹窄、失去彈性,使血流受阻,不得不加壓通過所致,這些變化是質變,是不可逆的!
因此一經確診,絕大多數患者都需要終身堅持非藥物和藥物治療。即使說治好,也就是用藥物和非藥物的辦法把血壓控制住,不讓它再出現異常升高。
如果控制的手段撤掉了,血壓馬上就會出現反彈。根本不存在“永不復發”或“根治”一說,但也并非毫無辦法。
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神補?
中醫歷來講究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神補。記住一點:睡好子午覺比吃再多補品都要好。我看的很多血糖高、血壓高病人,與生活不規律、好熬夜有關。
入夜的時候,人體分泌的升血糖、升血壓的激素開始降低,這就是為什么能讓大家安靜地進入睡眠。如果長期不正常睡眠,升血糖、升血壓的因素占優勢,代謝紊亂,心腦血管病就來了。另外,平時,保證吃飯定時定量,作息規律,適當運動就可以了。
很多朋友都問,還有沒有別的注意事項,其實養生就是順應自然,不需太多拘束。我遇到過有一些高血壓病人,脾氣大,愛和人吵架,跟醫生交流的時候也是很急躁,我就常跟他們說,心態一定要平和,情緒太激動會增加患病的風險。
強調那么一兩次,再復診時他們都告訴我,心情比以前好了,人也和氣了,不吵架了,慢慢地像是變了個人。
風 濕 性 疾 病?
講述人:李守新,武漢同濟醫院風濕免疫內科主任醫師
武漢同濟醫院風濕免疫內科主任醫師李守新強調:“風濕性疾病,能告訴你可以根治的人,我認為不是騙子,就是無知,至少不是一個‘很好’的醫生。”
因為風濕性疾病多是病因未明,不是單純的外來因素作用。不能去除病因,也就不能根治。
目前的治療,也就是一種“退而求和”的過程,這就是應用藥物將自身過高的免疫功能降低一些,以減少其對自身器官的攻擊。
雖無根治之法,但是目前的正規治療可以控制大部分患者的病情,讓患者遠離疼痛。
糖 尿 病?
講述人:楊川,中山大學孫逸仙醫院糖尿病專科主任
根據WHO(世界衛生組織)和IDF(國際糖尿病聯盟)最新公報,到目前為止,糖尿病還是不能被根治的疾病!
從臨床經驗來看:
部分血糖輕度升高的患者,可以通過加強飲食控制、運動鍛煉及調節生活方式,將血糖控制得很好;
繼發性糖尿病患者,去除病因后,一部分患者的血糖能恢復正常;?
部分妊娠期糖尿病產后血糖可以恢復正常。但是,最常見的 1 型 和 2 型糖尿病,現在還沒有根治的方法。打持久戰,是糖尿病患者必須作好的思想準備。
但是,最常見的 1 型 和 2 型糖尿病,現在還沒有根治的方法。打持久戰,是糖尿病患者必須作好的思想準備。
骨 刺?
講述人:盧振和,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疼痛科主任
骨刺即骨質增生,是關節因種種原因造成軟骨的磨損、破壞,并促成骨頭本身的修補、硬化與增生,是一種自然的老化現象,也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根本不是人們想象中的“骨頭長刺”。
此病多發于45歲以上的中年人或老年人,且男性多于女性,但久坐、久站、姿勢不正確也容易提前誘發骨刺的發生。
骨刺本身無需治療,引起疼痛的‘元兇’也并非骨刺本身,而是肌肉因為缺血缺氧的炎癥反應所致。
也正因如此,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治療方法可以‘消滅’骨刺,老人們千萬不要被一些胡亂吹噓的廣告蒙騙。
銀 屑 病?
講述人:盧傳堅,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銀屑病知名專家
民間稱之為“牛皮癬”,病因非常復雜,頑固難愈,一旦發病極有可能伴隨終身。目前,還沒有針對銀屑病的特效藥,甚至沒有一種方法對每個人都有效,更沒有根治的方法。
因此如果有某類藥品宣稱可以完全治愈銀屑病,則必屬虛假宣傳,切忌上當受騙。
目前銀屑病強調規范化治療,治療目的主要在于控制病情、延緩復發,減低藥物毒副作用所致傷害。
老年人有病是常態
無病是例外
時下,有許多老年人在生理指標與正常值失之偏頗時,助長了過度講究健康的傾向。
以一臺汽車為例,出廠指標與堪用指標一定是不等同的。如果拿出廠標準檢查我們家家戶戶的在用汽車,恐怕全都是不合格的,但我們不是每天都開得好好的嗎?
老年人血糖稍高一點,血壓稍高一點,只要相對穩定,一點問題也沒有。其實,即使是普通的感冒,不也是沒有根治的辦法嗎?就如這次感冒好了,以后還會再感冒一樣。
所以面對疾病,不要過于追求“根治”二字,從而輕信某些非正規渠道的藥物及治療手段,“欲速則不達”,搞得人財兩空。
如果以健康為目的,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喝,一天到晚抱著個血壓計、血糖儀(我確實見到過每天三餐,餐前餐后測六次血糖的朋友),這哪里是人生?哪有幸福?充其量是戰戰兢兢地茍活著。
說到底,我們還是要接納大病急病沒有,慢性病老年病有那么一些,只是基本健康或者說不那么健康,學會與各種慢性病老年病和睦相處,相依為命,這是現實。
近日網上流行一句話:你要過日子,不要讓日子過你。是否也可以用來套用一下老年人健康問題:你應該享受現有的健康,而不應該讓健康奴役你。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