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近年來發展迅速,綜合實力越來越強,特別是讓人熱血沸騰的純電轎跑憑借出色的性能和高顏值逐漸成為消費者購車的首選。不過很多人發現市面上的純電轎跑車型顏值雖然很高,但是大部分車型其實長得差不多,造就了一定的審美疲勞,因此市面上需要一款在造型上有所突破的車型來引領全新的轎跑潮流。
作為合創汽車推出的首款純電智能潮跑,合創A06的發布也被合創汽車賦予了極大的期望。全新的矢量美學造型彰顯年輕人喜愛的張揚個性,這種以幾何美感來展現藝術之美的設計給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視覺享受,可以說合創A06是將傳統審美與科技結合的最好的車型。這種全新的設計方式更容易讓合創A06在一眾轎跑中脫穎而出,在設計上開啟純電動車新潮流。
外觀:0.23Cd超低風阻盡顯運動魅力
目前市場上的轎跑車型大多展現的是沖擊力和侵略性,不是不好看,只是看多了缺少新鮮感。而基于矢量美學打造的合創A06整體看起來更加柔和,通過型面光影塑造出立體的感覺,更顯靈動優雅。
合創A06的前臉采用封閉式設計,前杠包圍的上端略微突出增加了力量感,同時也強化了低趴的視覺效果。犀利的分體式前大燈進一步強化不凡氣勢,讓整個車頭更具沖擊力。
車身的側面轎跑弧度很明顯,使得整車更具修長的姿態。大量精雕細琢的線條勾勒出流暢的車身,再配合低趴的車身姿態、隱藏式門把手以及低分阻輪轂歐尼,增加了整車的動感魅力,同時也帶來了低至0.23Cd的風阻系數。這個系數可以媲美超跑,在高速行駛時還可以降低風噪,享受更舒適的駕控。
除了低風阻外,合創A06還采用了超跑才用的50:50的黃金軸荷比設計,這種設計讓車子的外觀更動感。而在性能上可以讓車子在轉彎、加速的時候更穩定,進一步提升純電操控。
至于合創A06的車尾部分,也通過輪眉的外擴以及貫穿式尾燈設計來拉伸尾部視覺寬度,凸顯潮跑氣質。貫穿式燈帶簡潔大氣,更具科技感,后包圍的曲面設計則多了些柔和與圓潤。
整體來看合創A06在外觀設計上剛柔并濟,車頭的犀利與車尾的飽滿形成一種視覺沖突,達到一種平衡。而這種自內而外的張力表現,遠比其它轎跑展現出來的張揚、尖銳更有沖擊力。
內飾:豪華與科技巧妙融合
合創A06智能座艙設計簡約而不失豪華。取消了大部分物理按鍵,將大多功能通過14.6英寸的高清中控大屏實現,科技感十足。車機內置合創自研的HI-OS車機系統,支持語音識別系統、車聯網、手勢控制等,讓人機交互更自然。
合創A06采用了8155芯片,這種芯片算是目前車規級中最高的一種,可以讓車機運行更加流暢,實現3秒開機。獵裝轎跑極氪001升級改用的車機芯片就是這種。因為有強大的算力加持,合創A06才能提供更智能的出行體驗。
合創A06車內的環繞型座艙、拐角處的曲面設計、高級皮料的雙拼色接搭等方面都讓豪華感提升不少。此外合創A06的前后排座椅還采用了不同的設計,前排座椅采用了動感十足的電競風格座椅,體現車輛的運動屬性。后排則是一體式的寬體座椅,更注重舒適。日常出行時,電競座椅可以讓駕駛者精力更集中,而坐在后排的用戶則可以享受舒適的乘坐體驗,徹底放松。雖然是兩種不同風格的座椅,但是看起來并不沖突,這主要得益于座椅皮質采用了雙色拼接,讓兩種風格座椅自然過渡,形成了對立與統一之美。
空間:舒適與美感兼具
合創A06的長寬高分別為4965*1920*1520mm,軸距為2850mm,凸顯出它修長而靈動的造型。在尺寸上算是中大型轎跑,比特斯拉model 3基本上大了一圈,空間優勢明顯。它的前后懸都比較長,車輛整體也比較寬,這使得整體造型更具豪華感。
此外轎跑車型因為更注重外觀,因此會犧牲一些車內空間來獲取更好的外觀設計,但是合創A06做到了兩者兼顧。既保留了溜背式設計帶來的美觀,又保障了后排的空間。內部1841mm的車內縱向空間和1243mm的車內垂向空間,使得車內乘用空間非常富裕,乘坐體驗也不會差。
車頂應用了一塊1.7㎡的透光低輻射全景天幕,提升了整個車內視野。大尺寸天幕帶來的夏日光照炎熱問題合創A06也通過無遮陽簾的防紫外線隔熱天幕來解決,更顯高級豪華。
總結:
在顏值即正義的現在,車企都非常注重在產品造型上的設計,畢竟汽車市場的消費主力都是年輕人,而這個年齡段的人對車輛的造型顏值會更加看重。合創A06從整體的線條輪廓,再到細節處的裝點修飾,都呈現了獨特的矢量美學理念,詮釋了全新的潮跑姿態,這種不落俗套的設計也更容易受到年輕人的青睞。而3.7秒破百加速度也對得起它轎跑化的造型,預售18萬起的價格定位加上超過600公里的續航讓合創A06如同一匹黑馬一般,成為了純電轎車市場中最耀眼的一枚新星。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