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昨天,上海科技館“科普進五個新城”啟動儀式在首屆上海國際科技傳播大會上舉行,在接下來的科技節7天活動中,上海科技館將推出“科普進五個新城”線上專場活動,包括“云逛展”“云講座”“云課堂”3朵“科普云”。館方聯合6位科學家和8位科學老師,將帶來20場線上直播活動以及2場天文館“科學之夜”專場活動,在科技節線上平臺及三館(上海科技館、自然博物館、天文館)自媒體平臺滾動播出,為新城及全市市民帶來科學盛宴。
“科普進五個新城”是上海科技館在深入貫徹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同等重要的“兩翼”理論和《上海市科學技術普及條例》基礎上,充分發揮資源人才優勢和科普引領示范功能,聯合嘉定、青浦、松江、奉賢、南匯五個新城,以“科普進學校、進社區、進場館、進鄉村、進商圈”為途徑,探索“科普助推新城建設”新模式新路徑,為新城建設發展注入新動力新活力,為提升上海城市軟實力發揮獨特作用。
據悉,“科普進五個新城”為市民準備了八大項目,分別是“科技節線上專場活動”“明星科學老師新城行”“無界博物館課堂”“五大湖科學漫談”“金牌博老師培育計劃”“科學表演秀”“流動科普臨巡展”“科普文創產品”,配合五個新城中小學、公共文化場所、街鎮社區等地科普需求,定期開展活動。
項目整合了科技館、自博館、天文館精彩紛呈的學習資源和人才資源,各具特色和亮點。如“明星科學老師新城行”由8位上海科技館最受歡迎的科學老師、科研人員、展覽策劃師組成導師團隊,策劃推出“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創新成果現場”兩條路線,走訪嘉定智慧汽車城、青浦長三角數字干線、松江G60科創走廊、奉賢東方美谷生物科技園區、南匯滴水湖AI創新港等地,探訪科技成果第一線,推介科技創新最前沿。
“無界博物館課堂”適用于幼兒園、中小學學習場景,以博物館精品課程助力素質教育,助推“雙減”政策落地,促進館校協同育人。項目基于分眾化原則,圍繞科技、自然、天文三大板塊,構建梯度設計的探究式課程體系,通過線上直播課、線下送課、科普集市等多元形式拓寬博物館教育資源輻射面。今年11月,在第五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臨港新片區召開之際,由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上海總站、上海天文館聯合主辦的“科學大咖天文行”活動,將邀請世界頂尖科學家對話青少年,打造“高品質科普進新城”的實踐標桿案例。
“五大湖科學漫談”將充分發揮五個新城生態資源優勢,整合科技館、自博館、天文館的科普教育資源,由知名科學家和明星科學老師帶隊,重點圍繞五個新城的淀山湖、滴水湖、遠香湖、金海湖、華亭湖及其周邊地區,開展科學漫談、野生課堂、城市觀鳥、自然筆記、星空露營、尋聲覓蟲等充滿野趣的青少年自然科學實踐探索項目。
“金牌博老師培育計劃”基于上海科技館館校合作項目與平臺優勢,以“利用場館資源提升教師能力”為核心目標,在五個新城開展“博老師研習會”和鄉村教師支持項目,通過“請進來”教師入館學習和“走出去”場館資源進學校,助推科普內容創新性轉化融入中小學教育體系,最終實現“十四五”時期完成不少于50名五個新城“金牌博老師”的培育目標。
上海科技館在“三館合一”集群化發展中積聚了大批優質科普教育資源、科學家資源和青少年粉絲群體,未來將更好地發揮資源優勢、平臺優勢和人才優勢,打通科普資源聯動渠道,增強全市科普資源配置能力,立足五個新城,輻射全市乃至長三角地區,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科普大餐,促進全民科學素質提升。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