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汛期后降雨量會激增,容易引發一系列洪澇災害。在如此嚴峻的考驗下,我們必須全面了解汛期的特點及災害,全面掌握防汛知識。
(資料圖片)
一知汛期特點,莫慌張
所謂汛期,是指流域內因季節性降水、融冰、化雪,引起江河中水位呈現出季節漲水的時期。因季節及漲水成因的不同,可分為春汛、伏汛、秋汛和凌汎等。當前,我國大部分地區正在經歷的即為伏汛,是由于夏季強降水帶來的河流水位上漲。
二知汛期災害,別小瞧
進入汛期的一大特點就是降雨頻率和降雨量逐漸增多,由此引發的安全事故也隨之增加。汛期往往會出現災害性天氣,如暴雨、冰雹、閃電、大風等。持續的暴雨可能引發流域性洪水、城市內澇、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災害,進而引發各類事故。因此,汛期是氣象防災減災的關鍵期。
三知防汛知識,要記牢
要想安然無恙地度過汛期,就必須增強防汛減災意識,提高應急避險技能。對于大眾而言,首先要密切關注天氣情況,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外出。
倘若真的遇到各類災害,也不要驚慌失措,務必保持沉著冷靜。下面幾種情況的防汛tips請牢記在心:
√遇到大暴雨怎么辦?
當在室內遇到狂風暴雨時,首先要做的就是關好門窗,以免雨水進入室內。不要使用沒有防雷措施的電器,盡量減少使用手機。在地勢低洼的住宅區、商業區,可利用沙袋、草包、擋板等進行圍堵,阻擋雨水進入。一旦建筑進水,要立即關閉電源、煤氣閥等設備。
如果在室外遇到暴雨,一定要注意行走安全。首先要避開路面上的各種井蓋、溝渠,其次要避開燈桿、電線桿、變壓器、電力線及其附近的樹木等有可能連電的物體,盡快就近尋找安全避險場所。駕車時一定要注意警示標志,可考慮繞行,而不要盲目通過。當遇到特大暴雨時,應盡快選擇到地勢較高的地方停車,切記不要冒險行駛。萬一出現車輛在水中熄火的情況,要迅速判斷形勢,及時逃生。
√遇到城市內澇怎么辦?
強降水或連續性降水很容易造成城市暴雨內澇。處于低洼地帶的人員要提前做好排水準備,積水嚴重地區的人員要提前做好轉移準備。在室外要先判斷洼地積水的深淺,不要貿然下水行走。行走時,最好多人互相攙扶,或攀附著身邊的欄桿、墻體行走,以確保安全。同時,要注意避開被水沖開的下水道口和倒伏的電線桿。開車遇到積水洼地時,最好先停下來,不要盲目進入積水的橋梁和涵洞,必要時選擇滯留。
萬一被困,要立即撥打110、119 報警電話,準確描述被困地點、受災情況、人員情況等,耐心等待救援。
√遇到泥石流怎么辦?
在山區地帶,尤其是地勢比較險峻的地區,由于暴雨強度大,極易引發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泥石流具有突然性、流速快、流量大、物質容量大、破壞力強等特點,一般和暴雨洪水相伴而生。因此在暴雨多發季節,一定要做好預警防范工作,盡量提前轉移到相對安全的地方避難。
泥石流爆發前夕,通常會有一些前兆,提前知曉可爭取避險時間。如發生山崩時,山上的樹木會發出嘈雜聲,山體也會出現異常的山鳴;當上游河道出現堵塞時,溪溝內的水流會明顯減少;上游發生崩塌時,溪溝內的水流會變渾濁;水流突然增大時,河溝內會出現類似爆破的聲音。一旦感知到這些異常先兆,要及時做出反應,選擇就近的安全路線沿山坡橫向跑開,千萬不要順山坡向下或沿山谷出口向下游跑。
√與洪水正面相遇怎么辦?
如果遇到洪水,并且通信已斷,可采取多種方式向外界傳遞求救信號,如制造火光、揮動顏色鮮艷的衣物、集體吶喊等。若不幸落入水中,應盡量抓住石塊、樹干等固定物或漂浮物。如果收到了被困者的求助信號,要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施救,或盡快向救援機構、人員尋求幫助。
作者:程方潔
科學性把關:傅慎明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參考來源:《大氣科學辭典》、人民網、今晚報、人民日報
本文來自:中國數字科技館
標簽: 一定要注意 不要盲目 切記不要 防雷措施 要做的就是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